1975年,当时中南海来了一位非同寻常的干部。他是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名任命的副总理。他工人出身的孙健。

孙健1936出生于河北省定西县西里村人,家境贫寒。他中学毕业后,在一家机械厂当上了一名普通工人。由于工作勤奋认真,他被任为班组长,先后被提拔工段长团委书记、武装部长、政治部主任、党委副书记、书记、厂长,负责民兵训练和工厂保卫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荡时期,在工厂选拔委员时,有人推荐了孙健。厂领导对他进行了严格的政治审查,确认他的背景和政治立场无可挑剔后,任命他为革委会委员;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任期间,孙健努力工作,积极开展各项任务,并非常注重保护厂里的老同志,从不参与政治迫害。他也因此赢得了同事们的信任和支持。1972年,他被调到天津市经委副主任,开始了政坛生涯。不久后1973年,他被选为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毛主席,希望周总提拔一些基层干部。经过慎重挑选,周总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决定任命他和大寨农民陈永贵为国务院副总理,负责工业部门的工作。

在进入国务院后,孙健他处处谨慎小心,从不张扬自己。工作中,他奉公守法;闲暇时,他宅在家里种花种菜,像什么钓鱼、打猎、游山逛水的事从不沾边。每次下基层时,他也都会叮嘱地方干部不要封路不要搞特殊,以免影响群众生活。

孙健在中南海散步曾偶遇谷牧同志。交谈中谷牧得知他家属并未到中南海生活,便问他为何不把家人接来。孙健笑称说自己目前只是“学徒工”,学徒期间是不许带家属的。”,没必要折腾家属。他的升迁,并未使他的老婆孩子得到什么荣华富贵般的实惠。1978年时,他正在外地检查工作,突然接到电话,通知他停职检查,他的心情反而平静了许多。一段时间后他被安排到天津原单位继续担任普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天津后,他顺从自然,随遇而安,仍像当年他去工厂上班那样,中午和工友们一起在工厂食堂吃饭。有一次,一位工友开玩笑地问他中南海的国宴是什么样子,他笑了笑,没有回答。值得一提的是,孙健刚回天津时,市委还专门为他召开了一次小范围的批斗会。他在会上静静听着大家发言,对于指出的问题一一承认,从未反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上面来了文件:孙健可以当中层干部。随后孙健被任某发动机厂的高管。他不负党组织的信任,上任后,以一个业务员的姿态,每天脚不拾闲,上至市政府、各部委、区局等大机关,下至厂矿、街道、个体商贩、农村包工队,到处都有他的身影。1990年孙健被任命为中国机械工业总公司天津开发区“经营经理”,在商海中打拼,为天津的市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直到1994年,由于健康问题,他退出领导岗位,转入干休所疗养。终年61岁。国务院的许多领导得知此事后,以私人名义发来的唁电和送来的花篮以表达对他的尊敬。

孙健在在国务院工作期间,他拒绝了许多诱惑,始终坚守本心,从未做过任何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回到原单位后,他不抱怨、不叫苦,回归普通生活,从不摆架子。经济体制改革时期,他再次站在潮头,为国家的繁荣和复兴贡献力量。

让我们向这位优秀的共产主义工作者致敬,他的功绩将永远铭记在历史中。孙健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忠诚为民的生动写照。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传奇,更是那个时代共产党人奋斗精神的体现。无论是在革命岁月还是建设年代,孙健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崇高信念,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