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论

近段时间,某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几段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在一段段视频中,一位自称“资深家庭教育专家”的人让男孩亲手砸碎自己心爱的玩具模型,让女孩将自己的玩具、漫画书都扔进垃圾箱……这位“专家”的系列行为被网友吐槽为“打压式教育”。(《都市快报》)

“家教专家”以家访形式向受众播放家庭教育场景视频,让受众拥有家庭教育的现实体验感,此种方式本身没有问题。不过,不少网友对其呈现出的粗暴式教育理念却颇感气愤,并指出视频中的孩子眼神“从最初的眼中有光到最后变成了愤恨无神”。人们由此不难看出,这种家庭教育方法的失当和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

现实社会中,由于受“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器”等传统观念影响,热衷于“打压式家教”的家庭并非个例。中国青年报社开展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高达90.6%的受访青年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打压式家教”虽不像“棍棒教育”那样让孩子皮肉受苦,但其对孩子的心灵伤害却不容小觑。孩子长期生活于受打压的家教环境中,其挫败感不难想象;疏远的亲子关系,也容易让孩子产生不悦与痛苦甚至心理逆反,这不仅不利于亲子关系融洽,也会对孩子心理健康和性格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孩子的学业成绩,更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政府和社会应该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指导、支持和服务。在当下这个短视频流行的时代,应防止一些浑水摸鱼者收割流量甚至误导受众。这就要求相关平台和监管部门强化监督把关。同时,广大家长也要自觉学习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切实承担起对未成年人实施正确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中国人口报

文:张玉胜(公务员)

策划:李冰

编辑:陈远 杨真宇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4SU0VKZ9】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