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之家 | 温暖驻外人

数十万驻外人都在关注

当我决定走出国门,踏上那片红土地时,一切就已经注定,一切也都因之改变。2012年7月,大学毕业两年后,对未来仍旧充满迷茫的我,毅然选择了找份工作去到非洲试一试。虽说我大学专业就是英语,但实际上缺乏实际锻炼,口语水平有限,但这丝毫没有阻挡我想要走出去的心,而这一出走,就是三年多,也让我从此与非洲这片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我从成都踏上国航班机那一刻开始,我就已经与身后的天府之国做好了最后的道别,因为此去经年,不知前途,亦不问过往,一个崭新的世界,任凭我徒手去描绘。飞机抵达北京后,转机稍作停留,来不及欣赏首都北京的夜色,或者深情地跟祖国郑重地告个别,我便又踏上飞往埃塞俄比亚的航班。十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亚的斯亚贝巴机场,而我昏昏欲睡,迷迷糊糊快分不清方向。作为一个第一次出国的农村人,我已开始惶恐,这陌生的城市,不同皮肤陌生的人们,关键他们说着我听不太懂的语言,突然有种弱小无助的感觉。好在只是在埃塞转机稍作停留,凭借我薄弱的英语基础,我最终还是找对了登机口,然后顺利坐上飞往乌干达的空客A320,而整个过程,我没敢说一句话,不知道是紧张到说不出来,还是怕说错了被笑话,甚至在飞机上我整个十多个小时都没上过一趟厕所,刻意避免开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是5个小时,我终于抵达乌干达恩德培机场,拿着飞机上空姐发给我的入境卡,对照着之前公司给我的模板,我照着填写好,然后就是到入境窗口办理落地签,接过护照、入境卡和黄本,然后撇我一眼,没说话。我主动递上50美金,录指纹,盖章,一切搞定!当然 其间有向我索要小费的其他工作人员,但我穷,没钱给,作罢。

走出海关,我找到行李,自顾自往机场出口走去,没走多远,就被工作人员拦下,叽里呱啦说一堆话,但我实在没有听懂,最后他不得不用手指着我的行李箱,这下我才明白,他是要检查,示意我主动打开行李箱。里面除了我几件破衣服,剩下的就是给项目上的同事带的国内烟草,因为非洲烟他们实在抽不习惯。工作人员看到烟草,又是一阵叽里呱啦,原谅我初来乍到,还是没听懂,最后,他从肥臀口袋掏出一个钱包,从里面拿出来一张美钞,一边比划一边艰难地用中文对我说“给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的,我终于明白了,他是说我带了烟草,要给钱,不管是罚款也好还是小费也罢,为了早点走出机场,没有美金的我还是给了他一张100元人民币,他欣然收下,然后挥手示意我可以走了,显然他知道人民币也很管用。

机场出口处,老远就看到有人举着写着我名字的牌子在等候,我走过去打招呼,终于可以说中文了,真好。来接我的是项目上的厨师张师傅和会计李师傅,后来,他们就成为了我在项目上最要好的两位同事,我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张师和小李子。张师是成都人,我们用四川话交流甚是亲切,小李子是河南人,但之前一直在成都生活,所以也算半个成都人,他比我大三岁,我是跟着张师叫他“小李子”的。

张师和小李子接到我以后,就叫项目司机Patrick载着我们沿着维多利亚湖湖边行驶,欣赏非洲的湖景。我从没见过大海,而看到一望无垠的维多利亚湖,我在想,大海也就不过如此吧。作为世界上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拥有宽阔的水域、丰富的生物种类,也为周边国家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同时也是绝美的度假地。司机Patrick是当地人,壮硕得跟头牛一样,喜欢笑,他载着我们来到湖边一处小吃店,然后我们四个人坐下来,喝着可乐,吹着湖风,再来上一份薯条,陪着夕阳聊天。我那一刻睡意全无,恍惚间,我觉得非洲不赖,生活也挺好嘛。

就这样,非洲,我们终于见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挂着项目翻译的职位来到乌干达的,乌干达是一个国土面积不大,但却应有尽有的一个东非小国,与南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刚过、卢旺达、喀麦隆等国相邻。在去非洲之前,心想着非洲肯定是大片干涸的荒漠和一望无际的草原。但乌干达却不同,它有草原、湖泊、沼泽、高山、河谷、森林……非洲最长的尼罗河就发源于此,境内生活着包括鳄鱼、冠鹤、黑猩猩、大象等各种野生动物,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丝毫不比国内差。

在非洲几年间,因工作原因,我有幸几乎走遍了整个乌干达,看到了不同的乌干达人和事,也领略到很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这已然成为我毕生珍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可以同大家分享的一些奇特经历。

我们公司在乌干达的项目是一个农业项目,具体以水产养殖培训为主,与当地相关研究组织合作,向当地居民示范展示中国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因为乌干达国土境内遍布大大小小湖泊无数,水资源十分优越,所以政府也专门成立有渔业司,负责渔业管理,其中包括向当地人传授渔业技术和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食物和经济问题。中国的水产养殖技术,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鱼类的丰产也为大家提供了充足的动物蛋白来源,有效起到了填饱肚子和强身健体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司项目基地位于恩德培和首都坎帕拉之间,交通便利,去往机场或首都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基地在运营维护期只有七个中国人,包括项目经理、会计、翻译、厨师、水电工各一人,水产技术员两人。项目基地是我们这七个人共同的家,我们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让整个项目一直在平稳地运行着。基地里宿舍、厨房、办公室、会议室、研究室、饲料加工厂、配电房、工具房、孵化车间等应有尽有,还有大大小小100多口鱼塘,所以我们也笑称自己都是塘主。基 地还有一些当地人,包括当地合作方研究员、扛着真枪的安保人员等等。

没有特殊的事情,为了安全考虑,大家一般是不能随意外出的,所以平时基地的生活大多是比较无聊的,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而我因为是翻译,所以很多时候可以跟随项目经理外出,无论是开会、培训,还是宴请、接待,我都必须在场,保证大家沟通顺畅。我也借机能够走出基地,去领略到乌干达各地的风土人情。

初到乌干达时,我因为无法适应当地人的英语发音而苦恼不已,总是听不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感觉自己多年英语也白学了。好在项目上的同事及时为我加油打气,慢慢地也就能听懂一些了,再加上当地人教授我的肢体表达法,沟通问题是基本解决了。

其次就是吃的问题,在基地的时候那自是不必说,我们张师是高级厨师,又是四川人,饭菜可口,基地里的所有同事都无一例外的都长胖了。但是一旦外出,那就只能入乡随俗,当地人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了。因为乌干达大米产量非常低,所以当地人的主食有玉米面、木薯粉、香蕉饭、土豆泥等,所谓香蕉饭,就是把当地一种青香蕉削去皮之后蒸熟,然后捏成一团,搭配着大豆番茄汤吃,条件好一点的可以蘸鸡肉汤或者牛肉汤吃。一开始,我对这些当地主食实在提不起兴趣,但是在我反复无奈尝试后,竟也慢慢习惯了这种吃法和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我们项目组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附近,所以整个生活治安环境还是比较好的,而且坎帕拉有很多华人商人,所以基本上能够买到国内的大部分商品,比较方便。说到商品,出国以后,特别是在非洲,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中国制造的强大,满大街都充斥着“made in China”、“made in P.R.C.”,印度阿三会告诉你“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here”。同事总是开玩笑说,在国内买的衣服是中国制造,来到国外买的衣服还是中国制造……在我们项目组,生活条件比想象中的好,甚至比我在国内还好,除开一三六限时供电、二四五间歇性停水以及网速不给力以外,一切都很好。

无论职位高低、家境贫富,乌干达人都不用筷子,平时吃饭就一个勺子,一盘主食,一碗大豆番茄汤,用手取一块主食,在手里捏一捏,然后蘸着大豆番茄汤放入嘴里一口吞下。看到他们都吃得津津有味,我忍不住尝试,如果喜欢吃辣,还可以放一点当地的野山椒,第一次觉得香蕉蒸熟了蘸着汤吃也还不错。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所以他们一般会在餐厅门口放置一个桶,桶下部有个简易水龙头,桶旁边会有一小块肥皂,每次用餐前后,方便用小肥皂先洗洗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如果有幸去商场吃饭,那选择的余地就多了起来,牛排、烤排骨、沙拉、果汁、米饭等等都是有的,乌干达共有两家肯德基快餐店,想吃炸鸡腿、汉堡和可乐也是可以办到的。另外,很多中国人也在乌干达开办了很多各种层次的餐厅和酒店,确保在乌干达也几乎能吃到国内各地的美食。还有各种日式、韩式料理餐厅,但是,价格也是真心的不便宜。偶尔我们会出去奢侈一下,随便吃一下,就是几十万先令,约合几百上千块人民币。

乌干达的官方货币是乌干达先令,跟人民币汇率大概在500:1,也就是一块钱人民币可兑换约500乌干达先令,由于价值小,所以乌干达先令面值较大,最大面值是50000乌先令,相当于100人民币。除了乌先令,美元也可以自由流通使用,并支持与乌先令自由兑换。很多大买卖,由于带乌先令纸币太费神,经常都以美金进行结算和支付。乌先令最小的面值是1乌先令的硬币,很小的,由金黄色合金制成,如今已经几乎不流通了,很难见到。

乌干达人民算术不好,一次跟同事出去,饿了到街边买Chapate(当地一种面饼),问好500一张,鸡蛋800一个,一开始,我们没想要加鸡蛋,就说我们两人一人两张Chapate,问老板多少钱,老板说2000,ok。然后我们吻着煎鸡蛋挺香的,决定加鸡蛋,我对老板说,给我一张Chapate,加一个鸡蛋,同事说,他要两张Chapate,加两个鸡蛋,老板听后高兴的说ok。我们的弄好后,我们又决定给另外一个同事也带一份回去,就又要了两张Chapate和一个鸡蛋,完事后,我们问老板总共多少钱,然后老板开始埋头苦算,看看我们袋子里的Chapate又看看鸡蛋,直至满头大汗,最后笑着对我们说4600……4600……4600……还有一次是陪同事出去买鸡,一只鸡20000,宰杀清理1000,我们买了三只,总共63000,我给老板100000,他找给我47000……47000……47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