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巢湖之滨,包公故里,美宿灼灼,如诗如画。

畈塘·拾吾舍、花田·侨乡里、雨悦山房、四顶山居……一家家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网红民宿,在此集聚成群,一个高品质的环巢湖民宿旅游示范区正加速崛起。

民宿的一端连着和美乡村建设,一端连着乡村产业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肥东县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人文和民俗风情文化,积极发展民宿产业,使之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新动能、旅游消费的新阵地、乡村经济的新引擎、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畈塘·拾吾舍(央广网发 肥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个性化设计,扮靓乡村颜值

巢湖北岸的千年古镇——长临河古镇,素有“环湖首镇”之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还是安徽省第一侨乡

在这里19.8公里的黄金湖岸线宛如深情的臂弯将古镇揽入怀中,巢湖文化、侨乡文化、江淮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熠熠生辉,享誉全球的十八联圩、举世闻名的八百里巢湖、震古烁今的四顶山、名扬安徽的特色博物馆群、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别具韵味的江淮民居……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民宿产业发展的沃土。

2018年,在四顶山下养盆景的戴道祥,敏锐地捕捉到商机,盘活当地闲置的几间民房,先后投入1800多万元开起了“四顶山居”,成为肥东民宿产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起初就是农家院落,经营起来更像是农家乐,后来为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我把农家院整体升级为新徽派建筑风格,并结合自己的园林,一房一主题,白墙青瓦与四周的青山绿水勾勒出诗情画意的田园气息,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都融入了园林的味道,节假日一房难求。”戴道祥回忆当时创业的情景感触很深。

“四顶山居”甜了戴道祥,也美了乡村庭院。在他的感染下,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回乡创业,四顶社区先后涌现出10多家民宿经营户,实现社区颜值、村民收入双提升。

“从四顶社区依托民宿成功兴村中尝到甜头的肥东县,开始深耕民宿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肥东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顶山居(央广网发 肥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发展民宿,离不开人居环境整治,更离不开长效机制的“保驾护航”。近年来,肥东县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完成279个自然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建成和美乡村中心村168个,23个村获评省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村。成立民宿发展领导小组,组建平台公司,出台目前全市最高奖补政策,明确在肥东投资民宿项目的企业最高可获300万元奖补金额,为民宿产业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从四顶社区出发,肥东民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2019年雨悦山房民宿开建,来自皖南、杭州淳安的十栋百年古宅成功迁至社区,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处处彰显徽派建筑、苏式园林、江南水韵的风格。2020年独具特色的“新江淮民居”畈塘·拾吾舍民宿开门迎客,15栋民房换新颜,错落有致的院落,悠闲雅致的布置,实现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2021年花田侨乡里民宿试运营,3幢旧民房涅槃重生为人文美宿……

目前,肥东民宿市场总投资额逾6.5亿元,已运营精品旅游民宿26家。其中,国家级品牌旅游民宿4个、省级品牌旅游民宿8个。从园林民宿到徽派民宿,再到江淮民居民宿,徜徉在千年包公的故里,一家家特色民宿宛如一颗颗璀璨明珠,点缀在古老村落的袅袅炊烟中,扮靓了乡村颜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悦山房(央广网发 肥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多元化服务,增加群众收入

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我们民宿带动了周边30多人就业,主要从事绿化养护、客房保洁、前台接待等工作,人均月工资5000元左右。”花田·时光里民宿负责人方向奎表示。

除了工资收入,房屋租金也是当地群众增收的一部分。“我们租了4户民房,每户年租金为一万三千元。”戴道祥说。

无美食不民宿,那些深藏于民宿中的美味撩动的不仅是游客的味蕾,更是一段美好的旅途记忆。“美食方面我们坚持有锅气的家常味,为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我们的食材都是从当地农户家收购,每天大约需要采购价值400元的土鸡、土鸡蛋、时蔬等。”方向奎说。

同时,为增强游客体验感,花田·侨乡里民宿推出了精致伴手礼,一方面采购当地手工粉丝、蜂蜜、手工酱等农特产品包装成精美的文创礼盒,一方面创新开发红石咀酒、黑石咀酒等文创产品供游客选购,年产值超200万元。其中,仅酿酒业一项就带动当地农户增收40万元。

据肥东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肥东民宿市场大约带动500人就业,帮助周边群众年增收超1500万元。

民宿“火”了以后,肥东县整合县域内的旅游资源,以“民宿+”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以欢乐森林为代表的研学游,水清木华为代表的观光游,印象梁园为代表的采摘游,红石咀为代表的露营游,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游,包公故里文化园为代表的文化游,十八联圩为代表的生态游,并以长古旅游公路为彩线串珠成链,擦亮“渡江精神”“包公文化”“巢湖文旅”三大名片。

2023年,肥东县接待游客量突破7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8亿元,民宿综合收入达2.2亿元。

挖掘地方资源,传承乡土文化

在肥东,群星璀璨的民宿不仅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饭碗”,更是乡土文化传播的“新窗口”。

穿过门前的一片荷塘,轻轻推开竹门,走进花田·侨乡里民宿,花园式的精致庭院、竹篱笆样的院墙,猝不及防撞入眼球,桨为顶、舟为墙的设计理念,无声地诉说着临湖人家桨声灯影里的诗意生活。

兔儿爷、淮阳泥泥狗、布老虎……在畈塘·拾吾舍民宿内,有一家传统玩具博物馆,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以玩具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不仅展示着琳琅满目的传统玩具,还设立了讲座、沙龙以及现场研学教学等功能区。

“我们会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到现场进行传统玩具制作演示,让游客在观赏和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民宿管家赵雨佳表示。

为丰富游客的出游体验,延伸民宿产业链、增加民宿附加值、提升民宿带动力,在畈塘·拾吾舍民宿外,侨乡文化馆、票证博物馆、婚庆民俗博物馆、典藏轩地契文书博物馆等一批文化类场馆星罗棋布,成为传播地方特色文化的新阵地。

入乡随俗,住民宿最大的乐趣不仅在于点亮记忆中的乡愁,更能近距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踏入肥东民宿,一砖一瓦、一景一物中无不藏着别样的乡愁,由六家畈“耕读传家”的精神理念到原乡肌理的建筑风貌,再到江淮人家的特色美食、丰富多彩的民俗及非遗文化表演……都让游客赞叹不已。

兴一业能富一方群众。伴随着民宿产业“旺”起来,肥东乡村正向“美”而行、向“兴”迈进!(彭红玲)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