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下场去收购存量房,房地产行业是不是要困境反转了?先别着急下定论。两个问题:
第一,地方能买多少房子作为保障住房?第二,地方有多少钱?这些钱从哪里来?

在杭州临安区宣布要收购一批商品房作为公租房之后,云南大理也发话了,说鼓励收购存量房作为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指的是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者是租金的住房,也就是说满足保障房是有一定要求的。像临安区的要求是这样的。首先面积不能超过 70㎡,不能弄个 180㎡的豪宅作为保障性住房,这太不像话了。

其次,位置不能太偏,还是要考虑到一定的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性。再者,对于申请房租的人群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就拿浙江杭州来说,对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新就业的大学生以及创业人员可申请杭州市的公租房,这主要面向杭州户籍满 5 年,收入以及财产符合规定标准的无房家庭。对于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创业人员,主要要满足这样的条件:本科以上学历,并且具备一定的技能水平,在杭州有稳定的工作,且收入财产符合规定标准的无房家庭。

另外,还要说明一点,一般住房紧张的地方才需要公租房,比如说像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这样的城市,由于人口众多,住房相对来说紧张,而且住房成本也比较贵,做公租房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但像三四线城市本身房价也不是特别贵,租房相对来说更便宜,搞公租房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基于以上三点,可以确定的是地方购买存量房作为公租房的数量应该不会太多。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钱从哪里来?有的地区的确比较有钱,可以去买存量房作为公租房,那还有一些地区没有那么多钱,自然也就不会买。当然,地方出手买存量房作为公租房,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的确有利于消化库存,但是考虑到申请满足公租房的人群、地方的财力情况以及符合条件的房子等等这些要素,可以断定的是这些措施并不会使得目前房地产的困境得到很完全的好转。

那为什么好多媒体现在都在大肆宣扬地方去购买存量房作为公租房这件事情呢?
其实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为了解套。这几年你无论是购买实体的房子,还是购买房地产相关的股票,应该大概率都会被套在里面。大肆宣扬至少能让这个市场的热度回升一些,价格和成交量也会有所回升,这也会让那些被套的人至少在账面上少亏一些。不要被过分夸大的语言冲昏了头脑,认为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就地产于水火,还是应该理性、客观、公正地去看待这件事情,该怎么想,该怎么看,该怎么做,这个就得由大家自己定了,你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