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繁东湖望雪楼。

文/图 杨立

对于成都市新都区新繁的印象,标签有许多,可以是泡菜,可以是棕编,可以是家具,也可以是古镇……在老成都眼中,新繁是一座“资格”的千年古县。如今,新繁县早已撤销,划归成都市新都区管辖。
  旧时的新繁县,位于成都西北近郊,地理优势明显,地处平原腹心,境内皆为平畴沃野,没有名山大川。新繁之东为新都,西为郫都,南为成都,北为彭州,位于差不多等距中心位置。对于新繁的地理位置,清同治版《新繁方志》记载:“北天彭,西玉垒,一百里山耸屏风;南锦城,东新都,千万家民耕绣壤。”明清时,新繁县同新都县一样,归成都府管辖,为其三州十三县之一。在传统农耕社会,新繁既得水利之惠、亦拥田地之肥、更依省城之近,因此农业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自古号称“西蜀膏腴”。

地名记:得名与清白江有关

新繁县,脱胎于秦汉时期设置的繁县。所谓新繁,可以这样理解,“新”代表的是时间顺序,“繁”代表的是空间位置。要想了解新繁县,就需追溯旧繁县。一般而言,根据古地名命名规律,借助山川湖海,既有辨识度,亦兼具文化性。繁县之名莫过于此,与江河有关,这条江就是清白江。三千多年前,据传古蜀先民在龙门山前沱江河谷地区活动,随着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部分族人沿清白江顺流而下择地而居,在河流冲积平原的开阔地带修筑了城邑,也就是“繁”。滋养了这座城邑的清白江,是沱江重要支流之一,在古代被称为繁江,流经之地便称为繁地。繁地有先天优势,在蜀国属于开发活动早、农业生产好、人口规模大的区域。
  有专家认为,新繁的得名和繁华主要是建立在杜宇氏时期的开发和管理之上,而且早于成都平原的大规模发展。所以在《华阳国志》中得出“蜀川人称郫、繁为膏腴”的结论,概括了“繁”在蜀人心中的印象——风水宝地。唐代《元和郡县图志》有关于新繁县的介绍:“新繁县,本汉繁县地,属蜀郡,因繁江以为名也。”这则文献点出了新繁得名的根据。
  此外,对于“繁”,清光绪版《新繁县乡土志》给出了另一种解释:“繁于文通蕃,为草木畅茂之称,秦汉以来,谓灌溉之水为繁水。”繁县,是繁江流经之处,是水利兴盛之区,是农业发达之地。秦汉时,繁县的县治在今彭州濛阳地区,属清白江北岸。到了蜀汉,卫将军姜维率军北征,将甘陇地区胡人降兵及其家属迁至成都附近的繁县,同时将繁县原住民迁往清白江以南的新地盘,拱卫着蜀国国都,定名为“新繁”。自此以后,新繁之名开始在历史上崭露头角并延续至今。

历史记:位列“上五县”

在川西坝子,旧有“上五县”之说。上五县,即为“温郫崇新灌”,属于都江堰灌区的核心区域。其中,“崇”和“新”两个地方常被人误解,“崇”指的是崇宁县(已撤销,今属成都郫都区),非崇庆州(今为成都崇州市);而“新”指的是新繁县,而非新都县(今为成都新都区)。新繁县前身繁县的建制时间很早,是先秦时期四川最早设立的古县之一。秦并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设巴郡和蜀郡,在蜀郡之下,就设置了繁县(前221年)。两汉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蜀郡”下辖13县,其中包含“繁县”,排名第三,仅次于成都县和郫县(今成都郫都区),足见其地位之重要。
  到了蜀汉延熙十年(247年),在清白江南岸设立新繁,仍然归繁县管辖。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存在了数百年、经历了风云变幻的繁县被废除,县治由今彭州濛阳地区迁移至今新都区新繁街道西北,即蜀汉时安置繁县原住民的地方。繁县正式更名为新繁县,新繁作为县级行政区域登上了历史大舞台。隋开皇三年(583年),全国政区改革,开启以州统县的行政格局,结果就是新繁县被裁,整体并入成都县。经历了短暂的“消失”,新繁县于唐武德三年(620年)又重新恢复了建制,终唐一朝,都未经历大的变动。
  历宋、元、明、清,新繁县总体保持稳定状态,其隶属关系、行政级别、辖区范围等大多时候基本保持不变,一直都叫新繁县,归成都府(路)管辖,肩负着“立省垣之门户,壮都会之藩篱”的重要作用。民国时期,新繁作为普通小县,行政建制依然保留。新中国成立后,受到几次政区调整影响,到了1965年,新繁县被撤销,整体并入新都县,降格为新繁镇(街道),同华阳县命运一样,地位不存,风光不再。作为城邑,自新繁前身繁县设置算起,保留了诸多商周遗迹,拥有超过2200年的建城史。作为地名,新繁从蜀汉时期开始诞生,至今仍然在使用,存在了近1800年。作为古县,新繁从北周时期开始算,到新中国成立后撤销,经历了1400余年的风雨。

城池记:治繁以简小县尽显风雅

新繁县同全国多数普通州县一样,在唐宋时期都没有砖砌或土筑的城池。到了明正德年间,新繁才开始兴修土城,开辟了四座城门。城墙高一丈五尺,周长为一千二百丈;护城河宽一丈,深五尺,周长为一千四百三十七丈;明嘉靖中,新繁知县刘体仁将土城改建为砖城,提升了城池的防御能力。
  明末清初,新繁遭遇蜀中战火破坏,县城化作一片焦土。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新繁知县刘廷锡重修了四座城门,同时还配套兴建了巍峨高耸的城门楼,东曰春晖、西曰秋登、南曰阳亨、北曰纯德。到了乾隆时,生齿日繁,国力昌盛,重修城垣之事又被提上日程。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新繁知县高上桂主持修筑了城垣,新繁城池的主体结构渐渐完备起来。
  作为全城的地标性建筑,在四座城门楼内外,悬挂着巨大的匾额,东城门楼外匾曰“延春楼”,内匾曰“春晓光华”;南城门楼外匾曰“来薰楼”,内匾曰“西蜀膏腴”;西城门楼外匾曰“濯锦楼”,内匾曰“ 波簇锦”;北城门楼曰“迎霁楼”,内匾曰“天彭拥翠”。从不同的匾额可知,这位进士出身的父母官学识渊博,有浓厚的人文情怀,为新繁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名胜记:新繁东湖或唐贤胜迹

如果要给新繁名胜排名,东湖当推为第一。东湖是典型的衙署园林,因位于县衙之东,故名东湖。自中唐开凿以来,历代屡有培修增葺,后演变为崇祀名宦乡贤的纪念性园林。东湖公园占地18000平方米,水域面积约6000平方米。整体格调清雅,布局精巧,有小家碧玉之风。园林中,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亭、台、楼、阁共计二十余座,主要包括怀李堂、三贤堂、青白江楼、四费祠等。建筑飞檐翘角,命名颇费心思,处处散发出人文气息,如望雪楼、珍珠船、见山亭、瑞莲阁等,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民国版《新繁县志》记载:“东湖,在县署东偏,唐李卫公德裕为新繁令时所錾。”李德裕(787年—849年),字文饶,曾位列宰相,封卫国公,世人称其“李卫公”。唐大和四年(830年)至大和六年(832年)间,李德裕入蜀担任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等职务,主持西川军政大事。治蜀三年,在文治武功上颇有建树,深受蜀地百姓爱戴,留下了筹边楼等名胜古迹。李德裕何时任职新繁县令,史书未有明确记载,但他与新繁县之间,一定产生过不解之缘。
  北宋时,在新繁县衙署之西,建有一座文饶堂,为纪念李德裕的专祠,这也可以说明李德裕和新繁县有着紧密关联。由此得之,李德裕开凿新繁东湖的故事并非传说,而是有史可依。可以这样说,新繁东湖,设计自卫公、雏形于中唐、发展于两宋、完备于晚清。
  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王安石之父王益赴新繁任县令。这一年,新繁邑人梅挚进士及第。不久,他母亲去世,按制回乡守孝,开始与王益有了更加深入的交流,两人留下了不少唱和诗篇。某年七月,王益见署侧东湖水中盛开并蒂莲花一朵,此为科甲兴盛之兆,便设宴于东湖,兴尽写下《东湖瑞莲歌》,赞东湖风景之美,咏一茎双花之祥,鼓励县中士子以李德裕为榜样建功立业。作为新科进士,梅挚也成为宴会座上宾,席间作有《和邑令王损之东湖瑞莲歌》,在起承转合中记录了东湖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