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5月22日消息(记者唐磊)记者从山东省民政厅获悉,近期,民政部、财政部组织对各省(市、自治区)开展了2023年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山东绩效评价获得优秀等次,列全国第1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近年来,山东省民政厅认真实施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全力推进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政策供给,织密扎牢兜底保障网。围绕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山东不断加大政策创制力度,建立完善了低保对象认定管理、特困人员认定、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和急难型临时救助等制度,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适度拓宽低保等救助政策覆盖面,持续推动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提质增效。

健全标准调整机制,救助水平显著提高。山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健全完善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意见》,完善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幅度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幅挂钩、其他类别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与城乡低保标准挂钩的协调联动的动态调整机制,截至目前,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010元、838元,较2023年底分别增长7%、9%;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353元、1126元,较2023年底分别增长3.9%、7.2%。

强化数字赋能,救助服务质效稳步提升。山东省民政厅联合省教育厅等13部门制发《山东省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和数据利用管理办法》,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的实施意见》,为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全国率先建成以“一库两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省社会救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民政、教育、工会等7个部门20类救助事项“一网通办”和“掌上办”,14个部门、42类救助主题数据“一库分析”,21个部门、56类家庭经济状况数据“一键核对”,逐步打破“信息孤岛”“数据烟囱”,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不断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