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有一童子,於碓坊边过,唱诵此偈。惠能一闻,知未见性,即识大意。能问童子:“适来诵者,是何言偈?”童子答能曰:“你不知大师言生死事大,欲传衣法,令门人等:‘各作一偈来呈吾看,悟大意即付衣法,禀为六代祖。’有一上座名神秀,忽於南廊下书无相偈一首。五祖令诸门人尽诵。悟此偈者,即见自性;依此修行,即得出离。” 惠能答曰:“我此踏碓八个馀月,未至堂前,望上人引惠能至南廊下,见此偈礼拜,亦愿诵取,结来生缘,愿生佛地。”

有一童子,於碓坊边过,唱诵此偈。惠能一闻,知未见性,即识大意。——这是慧能第二次无意中的听闻。第一次听闻在老家。第二次听闻在寺庙。两次听闻都是从别人无意的诵读中获取的。第一次听闻见自本性。第二次听闻知道他人未见性。这就是修行,壁垒分明,在什么层次,就是什么层次,历历分明。糊弄不过去的。无意之中有真意。

人的学习,你有意培养他,还培养不起来。而那些没有机会,却特别想学的人,在教室外的人,他往往特别珍惜任何可能学习的机会,所以他时时学,处处学。你看,孔子小时候就没有好的教育资源,他偏偏是那个时代学得最好的。而慧能呢,就没正儿八经读过书,就是他两次闻法,两次有兴发,说明他平时的状态,就是在学,在修,最然不落在文字相,不落在“修行相”上,他是用觉,用本心,当下直心。当下直心时时在呈现,观照,故能相应金刚经,相应神秀的偈子。

能问童子:“适来诵者,是何言偈?”童子答能曰:“你不知大师言生死事大,欲传衣法,令门人等:‘各作一偈来呈吾看,悟大意即付衣法,禀为六代祖。’有一上座名神秀,忽於南廊下书无相偈一首。五祖令诸门人尽诵。悟此偈者,即见自性;依此修行,即得出离。”——童子说神秀所书为“无相偈”,这一点五祖弘忍并未说,且其言“悟此偈者,即见自性;依此修行,即得出离”,五祖弘忍也不是这样说的(汝等尽诵此偈者,方得见性。依此修行,即不堕落。),并未说悟了这个偈子,就能够见自性。方得见性和即见自性很不一样的。依此修行,即得出离,倒是有此说法。可见,这些门人弟子及学习这门,在传递信息的时候,是失真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便是世间道。而在宗宝本里,确实加了一句“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惠能答曰:“我此踏碓八个馀月,未至堂前,望上人引惠能至南廊下,见此偈礼拜,亦愿诵取,结来生缘,愿生佛地。”——未至堂前,说明什么?说明慧能定性很大,心不外驰。能够守一不移,不管这个“一”是什么。都能够安然自在。这八个月,正是夯实所悟的自性,本自具足,不用向外驰求。所以这样理解了,也这样做了,这叫做修持到家。“亦愿诵取,结来生缘,愿生佛地”,这是慧能对这首偈子的理解,诵读这首偈子,能够结来生缘,来生生于佛地。这就是五祖对这首偈子的评价,不堕恶道。依此修行,有大利益。也尽于此。并不像童子所言——“悟此偈者,即见自性”,他没有被童子的话迷惑,能分得清是是非非,虚虚实实。这就是厉害处。这如同双盲实验,一下子能分清哪是哪。

童子引能至南廊下,能即礼拜此偈。为不识字,请一人读。惠能闻已,即识大意。惠能亦作一偈,又请得一解书人於西间壁上题著,呈自本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 又偈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院内徒众见能作此偈,尽怪。惠能却入碓坊。五祖忽来廊下,见惠能偈,即知识大意。恐众人知,五祖乃谓众人曰:“此亦未得了。”

童子引能至南廊下,能即礼拜此偈。为不识字,请一人读。惠能闻已,即识大意。惠能亦作一偈,又请得一解书人於西间壁上题著,呈自本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你看慧能啊,他是“呈自本心”,这就是维摩经所谓“直心是道场”,心净则佛土净,慧能很直接,没有任何的心思计较。

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这是对神秀偈子的向上翻转,菩提之心,没有对象化为菩提树,明镜之身,也未对象化为明镜台。佛性本来清净,哪里会惹尘埃呢?那烦恼算什么呢?烦恼之时,佛性还清净吗?在慧能看来,佛性此时此刻依然是清净无染的。不执著于任何对象化的概念,一切回归到佛性本来的明觉,对境而生灭,而那份明觉却是不生不灭的,当下即是,。

又偈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慧能又来一转,从否定转到肯定,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未尝不可啊,但是呢,这如同金刚经所言,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这个是,并非对象化的是,而是非对象化的是。唯有如此,才能明白那常清净的佛性,是不会被对象化的,所以也不会被染污,也不会染尘埃。这样一种表述,和光同尘,凡圣一如啊!这正是显示了后来慧能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个端倪已经在这里出现了。

院内徒众见能作此偈,尽怪。惠能却入碓坊。——慧能却入碓坊,可见是无所求,自性流出而已。《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之后,善刀而藏之。慧能也一样,退藏于密。又回到平常。

五祖忽来廊下,见惠能偈,即知识大意。恐众人知,五祖乃谓众人曰:“此亦未得了。”——五祖慧能等到了这个答案,一桩大事因缘就这样成了。他现在要做的是保护好这个传人,薪火相传而不断绝。他这个点灯人,终于点燃了一盏灯,他要保护好这盏灯,不至于熄灭。

你看神秀,心与外部世界要保持隔绝状态,现实世界充满灰尘,你要避开,这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一定是有悲悯心的,终生的烦恼也是我的烦恼,怎么能与世间隔绝呢?而慧能呢,心和外部世界不能隔绝,不能对立,要把心和外部世界一起无掉了,无了之后,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呢?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也是慧能悟道的因缘。无掉了,本心就生出来了。在这一点,慧能还没彻底搞清楚,所以五祖弘忍说“亦未得了”,所以也不是纯粹的保护。慧能这个时候已经站在门槛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