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这段耳熟能详的贯口《报菜名》,是介四相声社每位同学需要学习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作为民间传统曲艺,相声以说、学、逗、唱四门基本功课为特点,分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表演形式。相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门跨越千年的传统艺术流传至今,有一群青年,正在用他们的方式让它在西电校园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来就是奔着介四相声社来的!”物理学院研究生于天玮说道。作为一名天津人,或许是骨子里流淌着天生的相声血脉,于天玮从八岁就跟随姥姥姥爷在收音机收听天津相声广播,反反复复,上大学前他就可以仅凭记忆表演一段单口相声。“相声艺术对我的熏陶来源于马三立、侯宝林等老艺术家。”在考上西电后,于天玮通过学校B站社团的直播了解到介四相声社,没有一丝犹豫的加入了相声社的群聊,从此他与“介四”开始了七年之久的缘分

成杰是电子工程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谈到加入相声社的初衷,成杰开玩笑道:“学校百团大战期间,只有介四相声社不收社费。”就这样,在初高中时期有过几次京剧表演经验的成杰,在相声社的舞台上又发掘出自己无限的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天玮和成杰搭档表演相声

与他们二人一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李宸章与“介四”的缘分也是妙不可言。当时,学校去到李宸章的高中宣讲,他了解到学校有一个相声社团。入学第一天,本无心寻找社团的李宸章恰巧碰到了相声社的学长在做活动,机缘巧合之下,他加入并且还成为了介四相声社21级的负责人。无心插柳柳成荫,介四相声社仿佛冥冥之中让这群热爱相声艺术的青年汇聚起来,在相声的舞台发挥他们的光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宸章表演相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包袱抖得精妙,观众笑的痛快,每次表演的背后都是介四相声社成员们对剧本无数次的打磨、对台词逐字逐句的推敲和排练室里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大保镖》是成杰最为满意的一个剧本,这个剧本的诞生来自于他才思泉涌的一个夜晚,讲述的是两个卖奶茶的人自称是武术家,假装保镖的故事。“那天晚上我一口气写了九千字。”成杰把自己一气呵成的剧本发给搭档于天玮看,两人将剧本细节进行修改打磨后,带着这个作品走上了介四相声社癸卯年封箱专场的舞台。“那次的表演出乎意料的成功!”二人回忆到。台下笑声一片,每一个包袱都响了。于天玮想起那个晚上,依旧很兴奋。“那天晚上12点回到宿舍,我在床上躺到5点,一直兴奋得睡不着。演员群里发出我们的表演录像,我躺在床上反复观看。半夜突然还会给成杰发一句,我认为这个动作当时应该这么做,我们俩又进行了整晚的复盘。”后来,《大保镖》的表演视频被B站up主温大愚转发,获得近6万的播放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杰认为,“剧本的创作一方面取决于灵感,另一方面要关注观众的需求。”校园社团主要服务于学生群体,因此介四相声社的成员在编写剧本时会把西电校园元素融入到剧本中。李宸章在写作剧本《文章会》时,传统剧本里原本讲了一个摊煎饼的人自称是书法家的故事,他将内容修改为主角在西电的煎饼店工作,学的是书法专业。相声《大保镖》诸如此类的改编也有很多,他们将剧目中出现的地点名称由“京西北玄平坡下坎的虎岭”改为“陕西省西安市兴隆街道266号,夏之恋的右边......”如此修改,观众听到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会立即给出反应,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这样的改编是成功的。“希望大家今后每天收获的快乐都比今天晚上收获的快乐要多得多!”这是介四相声社的口号,也是介四相声社一直在做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初,介四相声社的B站官方账号收到了一条私信,一条来自清华大学曲艺队的邀请。“寒假期间,清华大学曲艺队计划来西安寒假实践,邀请我们和西安交通大学曲艺社一起座谈交流。”李宸章说,“我当时以为那是个假号!”虽然是具有戏剧性的开头,但这场线下见面会真的实现了。大家与清华的同学们一起坐在网安大楼的会议室里,聊了社团的基本情况和理念,也讨论了训练方法和培养体系。“那次座谈收获颇丰,我成功添加了十几位清华同学的微信!”李宸章笑着说。“当时我们还设想未来能够与清华曲艺队的同学们合作举办一场演出。这个愿望在介四相声社10周年的专场演出上就要实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14年建社到今年,于天玮和成杰作为介四相声社的“黄金一代”,一路见证了相声社的成长。刚进社团时,相声艺术在校园中的受众并不多,随着“德云女孩”涌入大众视野,介四相声社的成员数量逐渐增多,他们也在摸索中不断地更新介四相声社的社团培养模式。于天玮介绍道,“我们会设置周活、团课,还会开设一些解放天性的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在快乐的过程中学会表演。即使最终有人会因为一些原因无法上台,但是只要能在介四‘玩儿’的开心,那也算是一种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将研究生毕业的成杰,到了快要和介四相声社说“再见”的时候。回想起刚上大一时社团老师说过的话,成杰记忆犹新。“大学,第一是交朋友,第二是培养你在同一时间段处理不同事务的能力。多年之后,你也许会忘记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但朋友仍然会联系,这种能力也会伴随你一生。”最近,成杰面对研三毕业答辩、找工作、相声社演出等各种事情同时涌来,但对他来说处理这些已经得心应手。

今年是介四相声社建社10周年,专场演出选定在了5月25日。当邀请最初创建社团的负责人学姐观看演出时,他们得知那一天也刚好是学姐的生日。在北京工作的学姐许诺,一定会赴约。再见见这群学弟,再见见自己的青春,也与介四相声社再见。

如果那天,你刚好有时间,欢迎你走进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小剧场,去了解这群可爱的同学,与“介四”一起收获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 郭楠楠

排版 / 薛孟涵

编辑 / 王冠玉

责编 / 王 格

出品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