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段时间,剧集行业迎来了久违的喧闹。

一方面,暌违五年,《庆余年2》“剧王”回归,打破腾讯视频多项纪录。开播一小时站内热度破3万,昨日突破34000,为腾讯视频热度值历史最高纪录。

另一方面,各省广电局在资助扶持优秀作品、改善影视拍摄服务保障方面都推出务实举措,向全国优秀剧组发出强有力的信号,最高扶持甚至能达到278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集行业的线下活动也不断。上个月,爱奇艺世界·大会豪迈地发出了“敢于创作过去不敢写的,敢于创作过去不会写的,敢于使用过去不敢用的工具”的号召。相比于以往的犹疑,从业者明显果敢了。

这种高涨的士气,也反映在今年以来的长剧开机数上。

据《影视独舌》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开机的长剧至少有84部,同比增长16.7%(去年同期约72部)。

不完全统计,腾讯视频一口气开了30部,爱奇艺18部、优酷13部、芒果TV9部。

有严肃文学改编剧,如改编自贾平凹同名小说的《高兴》、改编自赵德发《缱绻与决绝》的《生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年代传奇,男性传奇有《云雀叫天录》《大生意人》,女性传奇有《灼灼韶华风禾起》。

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马少骅主演的《春天的故事》、安荣生主演的《走向大西南》两部重大革命题材剧也陆续开机。

84部开机新剧没法一一详述,我们挑10部具有趋势代表性的作品展开讲讲。完整名单附文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批判现实主义的引入

批判现实主义的引入

上个月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批判现实主义作为日后项目发力重点被提出,与温暖现实主义一道,成为重要的现实题材创作思路。

今年的全国电影工作会也提出,人民的喜怒哀乐需要抚慰,不能回避问题,消解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生活中不会只有昂扬没有沉郁,只有幸福没有不幸,只有喜剧没有悲剧。生活和理想总是有落差的,影视剧的规律就是以矛盾冲突为驱动力,反面的力量越强大,战胜反派的过程越曲折,所要传递的核心价值观就越有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剧集而言,究竟何为批判现实主义?

王晓晖说,“批判现实主义并不是要否定某些事情,而是要观照一些没有被看到的事情。”

在文学上,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会真实而生动地反映风俗人情和社会矛盾,直达问题本质,尤其擅长在典型环境中再现人的典型性格。在艺术上多有创见,既是写实的,又具有倾向性。

放到剧集里殊途同归。比如,《漫长的季节》明线是悬疑命案,暗线是东北人经历的时代悲歌。批判现实主义尤其适合生活流悬疑剧。

今年已开机的项目中,《漂白》《人鱼》《势在必行》都贴合这一创作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漂白》《势在必行》都由郭京飞主演,故事背景都设定在千禧年之后。前者是东北悬疑的壳,以2002年冬为起点,2011年冬为终点,讲述了雪城刑警队长彭兆林对流窜疑犯邓立钢跨越九年的追捕。

后者是狱侦题材,以古城监狱狱侦员罗维民的视角,对重刑犯王国炎展开了一场长达十八年的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势在必行》改编自张平的小说《十面埋伏》,原小说最为人称道之处,并非狱侦视角、悬疑追凶,而是描写古城监狱这个专政机关的内部生态,以及与相关官员、犯罪团伙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书名到剧名,含义从“等待”更倾向“决心”。正义设下十面埋伏,除蛀虫势在必行。导演吕行、编剧马伪八的代表作是《无证之罪》,我毫不怀疑《势在必行》的批判意识。

《人鱼》改编自雷米的同名小说,以一起少女失踪案展开,讲述上世纪90年代几个家庭的善恶与悲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米以《心理罪》系列犯罪小说闻名,被誉为“华语犯罪心理小说教父”,《人鱼》是其首部女性向悬疑小说。在书中,雷米淡化专业刑侦、注重群像多线描写。

可以推知,悬疑刑侦是剧版《人鱼》的壳子,被家人、被社会抛弃的女孩学会自强自爱才是内核。

再加上,编剧田良良、陈晨,导演杨磊,曾对《三体》有过抠书级改编,我对《人鱼》很放心。

说到女性向悬疑,不能不提《法医童言》和《隐身的名字》。

《法医童言》(《共生》)是周冬雨时隔四年的荧屏回归之作。二十四年前,法医童言的孪生妹妹被奸杀;二十四年后凶手再次出现,而本应过世的妹妹也现身,搅乱童言的生活;尔后童言发现,妹妹与近期的连环杀人案脱不开干系……

杨阳导演新作《隐身的名字》因倪妮、闫妮、刘雅瑟、董洁的加入而受到关注,其他信息则颇为神秘。

项目书里,是“一具无名女尸,牵出两代女人故事”;备案信息里则介绍,女主角任小名因频繁被作家丈夫剽窃作品,忍无可忍,在一部自传性质的新书被丈夫“借用”之后,终于下定决心离婚,并决定通过打官司拿回署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阳导演在《不完美受害人》中就注意观照女性处境。倪妮从电影《消失的她》开始有了勇刚渣男的银幕形象,由她扮演为女性伸张正义的角色,很有说服力。

某种程度上,女性向作品和女性观众,都很需要批判现实主义。

“作者剧”上桌

“作者剧”上桌

去年,业内形成了一阵“作者化”剧集浪潮。《平原上的摩西》《漫长的季节》《欢颜》《装腔启示录》《繁花》均属此列。这些“作者剧”在视听风格、叙事美学和价值张扬上,都区别于同类型的其他作品,具备鲜明的主创——主要是导演——的个人风格,其中一部分实现了编导合一。

开机剧中“作者剧”的数量只增不减。首先便是徐兵编剧并执导的《在人间》。

看过《欢颜》的观众都知道,徐兵写对白主打一个利索,跳跃、洗练、带点神经质,有时像诗,有时像梦,但节奏不掉,黑色幽默的氛围贯穿始终。

这种强烈的作者性放在《在人间》上,可以想象剧集质感。这部剧讲的是网约车乘客贾小朵,与自我迷失的兼职司机徐天相伴,一起进入“虚拟空间”,开启充满冒险的心灵之旅,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青年人,最终实现自我疗愈。

我已经能初步设想《在人间》的整体风格:理想又浪漫,大胆又炫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导演曹盾执导过马伯庸的另一部作品《长安十二时辰》。播出后,马伯庸作为观众被曹盾导演的影像惊艳,后来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长安的荔枝》中,雷佳音饰演的“荔枝使”李善德,无奈接下为贺贵妃生辰的送荔枝高难度任务,从岭南到长安跨越千里,时间极限、条件匮乏,小小荔枝使只得破死局、寻生机。

马伯庸曾告诉《影视独舌》,从第一部作品开始,他的视角就在小人物身上。历史的真正动力在小人物身上,一两个小人物可能无足轻重,但千千万万个小人物都产生了同一种诉求、同一种希望,那么愿望就会汇成历史的潮流,这些人物就可以在潮流之上向前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善德是小人物,摆布他的是大人物。但小人物们凑在一起,足可掀起风暴,摇动朝局。

《人之初》(《血缘相对论》)由李俊谊(李路)执导,陈宇编剧。陈宇在电影《满江红》中成功实践了“叙事动力学”理论,即电影叙事要描摹一个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动作、情节、人物、主题等多方面的层级质变(亦称“升维”),形成一个有机的“力学”系统。电影叙事的动力,即持续激发观众的兴趣及受叙欲望。

《人之初》是悬疑剧,张若昀饰演的孤儿高风与马思纯饰演的富家女吴菲菲,因一桩尘封旧案,命运被交织在一起。“叙事动力学”理论很适用于悬疑类型创作。

古偶,受众不只在国内

古偶,受众不只在国内

古偶作为国产剧的第一商业类型剧,依旧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今年开机的古偶剧在数量、体量上都迎来小高峰。

事实上,“出海”剧集中古偶一直占大头。

有人统计过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出海电视剧海外热搜排名,谷歌趋势(全球范围)显示,前五名分别是《星汉灿烂·月升沧海》《长月烬明》《苍兰诀》《梦华录》《卿卿日常》。

前五名,要么是落地古偶,要么是仙侠。之所以没有现偶,可能与过去两年国内没有大爆现偶剧有关。毕竟,此前一直被亚洲剧迷念叨的,是《微微一笑很倾城》《亲爱的,热爱的》。

今年开机的落地古偶剧里,杨紫、李现二搭的《国色芳华》值得说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类型题材上细分,这是一部大女主经商剧。它改编自意千重的同名小说,以盛唐为背景、长安为戏剧主场,讲述和离出户的商贾之女何惟芳由牡丹培育而起,济民救世、帮扶天下故事。

整体事业线比例大于感情线,创立自有品牌,收容同病相怜的女性,再转型实业,涉足制油、务药、造粮。女主何惟芳身上颇有黄道婆的传奇色彩,更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民族风骨。

仙侠方面,《狐妖小红娘》系列可能要“硬控”观众很长一段时间。《狐妖小红娘》国漫IP有九个篇章,目前《月红篇》《竹业篇》《王权篇》影视化均已拍摄完毕,第一部《月红篇》将于明日播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狐妖宇宙”有成为顶配漫改仙侠剧的野心。《月红篇》由杨幂、龚俊主演,《竹业篇》是刘诗诗、张云龙,《王权篇》选择了成毅、李一桐。这些剧都将是未来出海的种子选手。

【文/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