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成伦

前接:《当下社会流行的“父亲节、母亲节”文化乱象剖析》(之一)

中西方“父亲节母亲节”的节日文化交锋与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上流行的“父亲节、母亲节”文化乱象》,从各媒体、网络、微信平台、朋友圈中收集、整理、摘录了一些议论、评论、观点、意见、建议等。认真研究、细致分析,着实让人大为吃惊、大为震撼!美国文化渗透、节日渗透之深,令我心痛!各位可以对照一下,想想自己,再看看周围的人和事,再回忆一下这些年“洋节”盛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主体地位受损到什么程度了?年轻人的节日记忆,是不是都被“西化”了?90后、00后、10后,他(她)们幼小的记忆里还有多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子?他(她)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将来又会在哪里、在什么时候、如何体现啊?各位中国人,扪心自问,有没有心痛的感觉啊?!

一、引进“洋节”者意图明确,国人过“洋节”稀里糊涂

一、引进“洋节”者意图明确,国人过“洋节”稀里糊涂

二十多年前,随着改革开放程度和国人接受度、承受度的提高,国内的一些商家(可能还不只是商家)为创商机,分批、渐次地引入了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平安夜、圣诞节等,为现代社会忙碌的人们引进了一个个不同于中国传统日的、花花绿绿的、另类新鲜的“洋节”,既提供了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不一样的节日平台,也着实让国人云里雾里、晕头转向!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国人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自信也在不断上涨,一度曾经在国内大受追捧的“洋节”逐渐地、被摆到了极其尴尬的位置,“抵制洋节”的论调一时间不绝于耳。更有甚者将“洋节”看作洪水猛兽,过“洋节”就是外国的文化入侵等等。当“洋节”遭受人们争议和抵制的同时,没曾想,同样源于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却悄无声息地“逆势上扬”,不仅没有因其是“洋节”的身份遭受抵制,反倒愈发地渗入到中国社会的角角落落,不能不说所谓的“商家”“洋人”的厉害,这些人策划了多久?背后做了多少“工作”?意图究竟是什么?策划者从“洋人”那里捞了多少好处?拿了国家多少“条件”做的交易,让中国多少人作了“牺牲品”?恐怕只有所谓的“倡导者、引入者”清楚,国人、普通百姓谁知道?

开始国人看日历上的5月第2个礼拜天,印着母亲节,大都以为是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有的知道不是自己的节日,也误认为是“国际通用”的母亲节,也就大张旗鼓的过、投入感情的过、痛快淋漓的过节了。仔细观察,大多数过母亲节的人,并不知道这是“美国母亲节”,并不知道这是人家美国基督教的礼拜天,并不知道人家“美国母亲节”的起源,是一个费城人名叫安娜·贾维斯的女孩,为其母亲过忌日。大多数人也并非过得是“美国母亲节”的那种基督徒做礼拜的内容和含义。国人同样也不明白美国每年6月第3个星期日“父亲节”的起源和内涵,不明白美国1972年才确定的“父亲节”,是为约翰·布鲁斯·多德的父亲作纪念、过生日的。国人跟着瞎起哄,中国人过节完全和美国人过节不是一码子事。我们国人崇什么“洋”?媚什么“外”?过什么“洋节”?“认美作什么娘?”“认美作什么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日历标注的节日蒙骗了国人,媒体平台的宣传误导了国人

二、日历标注的节日蒙骗了国人,媒体平台的宣传误导了国人

不知从何年何月何日,各类手机运营商家们、各种出版商家们,就将5月第2个星期天美国的“母亲节”、6月第3个星期天美国的“父亲节”,明目张胆的、堂而皇之的、白纸黑字的、标注在中国的日历、台历、挂历上,铺天盖地、“昭告”天下了。这么大的事、这么大动静,难道政府就不知道?也没有政府机构问问、管管?起初,国人都以为是政府批准的、是政府同意的,天天依照节气行事、按照日历行动、依照日历干事、依照日历过节的国人,蒙在鼓里、自然而然也就自觉不自觉地被“意图明确的人”带入了“套路”,国人过节的意志莫名其妙地被“绑架”了!

让国人想象不到的,还有国内主流媒体和大量的网络平台、自媒体平台,前些年,在“美国母亲节”当天,密集发布关于母亲的宣传稿件。还有不少城市的各级政府有意组织有关慰问母亲、推荐表彰“中国好母亲”、开展“向母亲献爱心”活动,这几乎让我们怀疑,宣传“中国好母亲、弘扬社会正能量”,本来无可非议,可为什么非要在5月第2个礼拜天进行呢?这到底是给谁站台?

很是奇怪,近些年,中央有关文件通知,党报党媒关于如何对待“洋节”这个问题的述评,写得清清楚楚:全国人民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理性过节,告别西方“洋节”。这些规定和号召写得清清楚楚啊!就在近几天,网上、微信圈、朋友圈关于母亲节的消息、视频、文章如潮水般涌来,这到底怎么回事?已经很长时间了,二十多年了,国人看到国内主流媒体和大量的网络平台都这么起劲的宣传,自媒体也跟进传播,普通百姓也自然受媒体宣传导向引领去迎合、去顺应、去适应。有些民众,纷纷借此节日、借此大量网络媒体平台孝亲敬老,这既是人伦需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骨髓里的基因,感觉着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别忘了,在我们的日历上标注的是西方的“洋节”,过的是“洋节”。我们中国人今生不能过美国人的“父亲节”“母亲节”。在过“美国父亲节、母亲节”这样“洋节”的时候,是不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呢?是不是提醒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了呢:在重视人伦教化、挖掘传统文化精髓方面,我们的政府、各责任主体是否存有工作盲区、盲点了呢?!

三、中华母亲形象代表有异议,中美过节日期相互交叠易混淆

三、中华母亲形象代表有异议,中美过节日期相互交叠易混淆

2004年,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最早提议创设“中华母亲节”。2006年11月13日,李汉秋以《创设中国母亲节》为题,提出“设立中华母亲节”的提案,并提出将孟母仉氏作为“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2006年12月,中国民协节徽文化委员会、山东省邹城市委市政府、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这四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将孟母生孟子的农历四月初二定为“中华母亲节”,决定在首届“中华母亲节”时举行系列庆祝活动。2007年12月13日,中华母亲节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举行,李汉秋任(时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会上发出了《创建中华母亲节倡议书》。之后,每年都举行相关节庆活动。2013年全国妇联原副主席汪纪戎(时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接任会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年来,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为设立“中华母亲节”、弘扬中华孝道文化、建设家庭美德、促进社会和谐、形成社会道德新生态,做了大量工作,收到很好社会效果,产生巨大正能量。全国有百座县以上城市积极响应,参加活动的地区和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广泛。

但是,“中华母亲节”的活动,是民间自发自愿的群众性活动,没有成为国家法定节日,尚需走国家正规的、立法程序的节日认定。

现在认真研究分析起来,2007年,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在确定孟母仉氏为“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确定孟母生孟子的农历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时,确实有她的“先天不足”因素,在当初和以后推进过程中,事实上一直都有不同的声音存在。

当年倡议确定“中华母亲节”形象代表和节日日期时,就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如:有的强烈要求,首选“圣母女娲”“人祖伏羲”为“中华母亲节”“中华父亲节”的形象代表,女娲、伏羲就如同西方的亚当和夏娃,所以,确定以“圣母女娲”的诞辰日、即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为“中华母亲节”,“人祖伏羲”的诞辰日、即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为“中华父亲节”,具有毋庸置疑的理由和意义,一定会受到中华全民族和全球中华儿女的拥护;还有人提议“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应该是岳飞的母亲(岳母),以岳飞的母亲生岳飞的农历二月十五日为“中华母亲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些年来,全国“两会”上也提交了不少提案,全国各地有不少人提议,建议国家设立“中华母亲节”“中华父亲节”。如:河北省全国人大代表陈致慜、湖南全国人大代表胡春莲、杨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郭茂林,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高有鹏、河南周口市原政协主席穆仁先,河南周口电视台文艺部张一鸣等都建议,以“圣母女娲”为形象代表,确定女娲诞辰日农历三月十五日为“中华母亲节”。全国人大代表范鹏建议分别以女娲与伏羲的诞辰农历三月十五日和农历五月十三日为“中华母亲节”“中华父亲节”。还有河南周口、河南西华、河南济源、甘肃天水等多地也都提出了相同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1月,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原校长、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傅永聚还建议,将孔子母亲颜徵在生孔子的日子即孔子诞辰(每年九月二十六日)作为“中华母亲节”纪念日。

另外,还有不少人提出建议:学者薛刚建议中华人文女祖、即黄帝的正妻嫘祖为“中国母亲节”形象代表。有的人建议以嫘祖诞辰日(农历三月初六)或者嫘祖与黄帝成婚日(农历六月初六)设为“中华母亲节”。也有提议以老子的母亲玄妙玉女、陶侃的母亲湛氏、欧阳修的母亲郑氏、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还有人提出青海省喇家遗址出土的4000年前在地震、洪水灾难中,用自己身体护卫孩子的一位母亲形象可以作为代表......。

光看看“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确定谁的意见、建议就这么多,难怪现行的“中华母亲节”在国人中很难推开和践行!

况且,孟子属儒家,立孟母,道家怎么想?佛家怎么想?法家怎么想?墨家怎么想?其他党派怎么想?56个民族能否完全认同、拥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中国历史上看,法家、墨家与儒家一直在斗争,对孔孟理论并不认同,仅在治理国家方略上“德治”与“法治”的交锋,儒法斗争从春秋战国开始直到现在;墨家从墨子开始,是第一个公开批判孔子和儒家的人,十分猛烈犀利,公开反对儒家的“礼”“乐”,认为儒家的“礼”“乐”理论和实践是祸国殃民的理论。毛公一生都在拥护法、墨,反对孔孟。孔孟思想在上世纪从“五四运动”开始到1974年,连续两次遭到批判和完全否定。所以,确定孟母为形象代表,怎么能消除国人心中的疑虑呢?作为全国推进会组织是不是应该想到这一点。实事求是讲,到了改革开放度极高的今天,我们对世界众多理论都十分包容,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对儒家理论当然更能如此。

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到20多年来,全国有那么多不同的声音与建议,如今促进会还在一直推孟母仉氏作为“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孟母生孟子的农历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是不是还适合?是不是要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高度、中国式现代化高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重新审视、重新调研、重新论证、重新选定、重新布局、重新起步?

关于确定农历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问题,18年来,这个日期,一是在中国日历、台历、挂历上没有白纸黑字标注,全国百姓并不知道。二是这一天与阳历5月第2个星期天总是搅浑在一起、交叉在一起、有时还重叠在一起,本来国人就以为在阳历5月第2个星期天标注的“美国母亲节”就是“中国母亲节”,把日历上有标注的当真,日历没有标注上的哪还有人信?

还有,就是农历四月初二与5月第2个星期天,中、美两个母亲节并行、同过了18年,总是前后相差不几天,有两年的母亲节撞到了同一天!日历没有标注的“中华母亲节”,有不少人产生疑问(实事求是转达民意),这是不是在给日历上标注的“美国母亲节”加油、打气、站台、背书啊?!推进会是不是故意迷糊国人、迎合“美国母亲节”啊?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说是要一同过“中国母亲节”、开展一系列活动,可日历上标注的却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是美国的“母亲节”。有国人喊出:他们美国成了“亲生的”了,我们倒成了“抱养的”了!他们美国成了正式挂牌的 “经营商、董事长”了,我们倒成了 “三五店、小商贩”了!他们美国成了“执政党”了,我们倒成了“在野党”了!

看一看,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为美国的“母亲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了呢?难怪国内、国人对现行的“中华母亲节”有那么多不同的声音?!不乱才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据调查言论、网评言论、下载文章,实事求是、客观分析写就。如有得罪,皆是从悠久的中华文化、中国文明可持续、延续、发展计,推进两个节日早日设立,敬请谅解)

2024年5月19日写于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作者简介:王成伦,河南省西华县人,曾任海政电视艺术中心政委,海军大校,现居北京。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