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临沧5月22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 通讯员 李延源)5月4日,位于云南凤庆县海拔2700米竹林深处,一只形貌奇特的鸟正站在苔藓上取食。它的嘴像一个细长的钩子,掠过细密的树干。离它不远处,一个年轻人抬起镜头,随着快门按动,细嘴钩嘴鹛新亚种完成了首次在国内影像确认记录。

这名年轻人名为赵海璇,是一名职业观鸟人。这一次,他记录的细嘴钩嘴鹛新亚种总共有6只。它们的发现填补了我国细嘴钩嘴鹛亚种的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嘴钩嘴鹛新亚种(央广网发 受访人供图)

云南生活着众多珍稀鸟类,鸟类物种数已超过1000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3以上、占世界鸟类种数的9%,拍摄鸟类多年,赵海璇已经与其中456种鸟类“面对面”,用照片记录它们的故事。

与鸟结缘

在观鸟圈,赵海璇有一个代号——星尘。这个名字源于赵海璇在看了《三体》之后的感慨,他说:“感觉整个人类历史在宇宙尺度的空间和时间面前微如尘埃,人类更是渺小,相比起来,整个自然界就显得更为广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尘”赵海璇(央广网发 受访人供图)

赵海璇是云南临沧人,从小生活在临沧凤庆县的乡村,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深影响了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朴素理念,在他心里扎了根。

2005年,赵海璇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全国各地从事景观设计工作。2015年,赵海璇在合肥市主持设计了一个以鸟类为主题的公园——南艳湖公园,在设计景观的细节中,他了解到鸟和自然的关系,也得以回想起儿时乡间各类鸟儿的歌声,让他十分怀念。

2019年,在深圳的洪湖公园,赵海璇从朋友的望远镜里观察到了栖息在公园的红耳鹎、夜鹭等一些鸟类。在望远镜的镜头里,鸟儿们拥有多样的颜色和细节,与肉眼所见的景象迥异,鸟儿们灵动的姿态也让彼时正处于事业低谷的赵海璇得到疗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耳鹎(央广网发 受访人供图)

2019年12月底,赵海璇回到家乡,沿着穿过凤庆城的迎春河观鸟,成为了他的日常活动之一。他开始用相机镜头记录临沧的生态变化、拍摄野生鸟类,只要时间精力允许,他几乎每天都要去拍鸟。

临沧地处我国主要地理单元和动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植被类型丰富,动植物物种丰富,类群繁多,鸟种也极为丰富和活跃,这为赵海璇观鸟和拍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和丰富的素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灰啄木鸟,现仅云南沧源盈江可见(央广网发 受访人供图)

拍鸟是繁重的艺术生活方式,需擎着超长镜头的相机瞄准数百米外警觉的鸟儿,往往还要空手而归。但当超长镜头把几百米外的鸟儿“拉回来”,那些灵动的影像,总是让赵海璇感觉内心柔软。在他的镜头里,鸟类的身影也越来越多。赵海璇每次拍完就回家查资料,慢慢就熟知了各种鸟类的名字、物种和习性……

拍鸟过程中总有惊喜,有时候是突然回首看见一只平时难见的鸟,有时候则是看到不一样的临沧城。赵海璇记得一个夏季的午后,在凤庆两岔河水库,天空突然下起了磅礴大雨,他在车里避雨,雨停后他准备回家。“抬头透过车前挡风玻璃看见两只褐渔鸮(一种大型猫头鹰,约半米高)明晃晃地站在正前方的攀枝花树上看着我,那时空气很透亮,那两只鸮也显得很明快。” 赵海璇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褐渔鸮(央广网发 受访人供图)

用影像唤起保护意识

2020年至今,赵海璇大致跑完了临沧的八县一区,并用镜头记录下了456种鸟类的故事。在他的努力下,临沧的鸟种记录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排名从云南省的倒数第二,跃进到了第六位。2022年,凤庆成为了全中国鸟种记录增加最多的县份。

近年来,在临沧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赵海璇有意识地真实记录下鸟类的生存状况和临沧生态环境,想要用丰富生动的影像来唤起更多人对鸟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唤醒社会大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凤庆高海拔地区傍晚闲庭信步的白腹锦鸡(央广网发 受访人供图)

“大部分人对生态的理解是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水。实际上鸟类的生存环境是很多样的,比如大面积泥地滩涂,灌木丛和高草群落,河道的石滩沙滩等。所以,我们要注重生态系统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赵海璇说。

赵海璇还注册了名为“向自然学习吧”的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临沧的自然生态和鸟类资源。赵海璇还一直憧憬着,将来整理好自己拍的照片,出一本书,图文并茂地讲述鸟的生活,通过鸟儿们的萌态、自然的生活,让人们感受生命教育,从而增强他们爱鸟护鸟、爱护环境的意识。

绿水青山有了,赵海璇还希望能带来“金山银山”。“可能的话,我想通过观鸟来探索乡建乡创,带动家乡人增收。”赵海璇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