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念起中国的好:中国2年前对俄罗斯说的话,一直管用到现在

乌克兰突然念起了中国的好,该国驻华大使表示,中国2年前对俄罗斯说的一句话,到现在依旧管用。这或许让乌克兰意识到,中国对俄罗斯的影响力,远比西方支援的武器更有用。

乌克兰驻华大使里亚比金日前在乌克兰媒体上发表文章,他表示:“俄乌冲突的主要红线,是俄罗斯使用核武器。而中国不仅反对使用核武器,而且还反对威胁使用核武器,因此俄罗斯的核讹诈在2022年就停止了。”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会见乌克兰驻华大使里亚比金】

事实也正如乌克兰驻华大使所言。让我们把时间调回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普京就曾表示,俄罗斯可以在其领土遭到攻击的“几秒钟内”使用核弹头。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的确曾说过“一旦克里米亚大桥被炸,那么乌克兰将面临末日审判”之类的话。

而后来俄军接连从哈尔科夫、利曼、赫尔松等地撤退后,俄方类似的核信号更加明显。9月,普京总统在宣布部分动员的同时,暗示俄罗斯可能会使用核武器,他说:“如果俄罗斯的领土完整受到威胁,那么我们将会动用一切可用的手段,来保护俄罗斯以及俄罗斯人民——这不是在虚张声势。”

【普京曾表示,俄罗斯可以在其领土遭到攻击的“几秒钟内”使用核弹头】

10月,俄军从利曼撤退后,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公开呼吁,称“俄军应该在乌克兰使用低当量的战术核武器”;而梅德韦杰夫则强调“必要时俄罗斯可以使用核武器”。

与此同时,俄罗斯开始在联合国上指控乌克兰在战场上使用“脏弹”,并表示俄罗斯有权作出对等的反应——所谓“脏弹”,又称放射性炸弹,虽然不是核武器,爆炸本身的威力不大,但却可以向一片区域大面积传播放射性物质。

而到了11月后,俄罗斯方面类似的声音就变得越来越少,而毫无疑问,这跟中方的动向和影响力离不开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超过两年】

先是11月初,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期间中方明确表示“反对打核战争,反对使用核武器”,后来朔尔茨回到德国后在一场讲话中表示,中德能够共同宣布反对使用核武器,仅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不虚此行。

然后是11月中旬的G20会议和随之而来的中美巴厘岛峰会。峰会结束,中美就俄乌冲突发表了反对使用核武器的声明,双方一致认为“永远不应该打核战争”“任何使用核武器的威胁都是不可接受的”。

声明发表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赶在第一时间蹭了一手热度,称赞两国发表的反对核武器的声明,并称这份声明“很有分量”。

中国对俄罗斯的影响力,很快就显现了出来。12月初,普京在一场视频会议上承诺,俄罗斯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俄罗斯只是将其视作一种“防御方式”和“反击手段”。他强调,俄罗斯没有失去理智,不会在世界各地挥舞“核大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明确表示“反对打核战争,反对使用核武器”】

言归正传。这次乌克兰驻华大使突然主动为中国说好话,更像是在为基辅建言献策,希望泽连斯基政府能进一步提高对中乌关系的重视。

作为驻华大使,他非常清楚中国的实力,以及中国目前能够给俄罗斯带来的影响力。如今乌克兰在战场上处于下风,西方援助的武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战场局势,反而让俄罗斯变得更加有打下去的决心。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对俄罗斯的影响力,远比西方支援给乌克兰的武器更有用。

乌克兰绝不能把跟中国的关系搞僵。退一步来说,中国还是目前乌克兰粮食的最大买家,能够给乌克兰提供宝贵而稳定的外汇收入。

况且对乌克兰来说,现在他们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有求于中国,即将于下个月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峰会已经确定不邀请俄罗斯,而没有收到邀请的俄罗斯,其实也不想去。中方这边,乌克兰早在今年年初就向中方发送了参会邀请,而中方虽然没有直接拒绝,但也没有答应。

【乌克兰意识到,中俄加强双边关系的决心不可动摇】

中方的态度是,我们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进行公平讨论的国际和会。用白话来说,就是我们希望和平峰会能够带上俄罗斯,如果俄罗斯能够受邀参加,那么中方自然也全力支持峰会。

这场峰会已经进入倒计时一个月了,能派出代表的国家,早就开始准备了。而对乌克兰而言,中方如果能派代表参加,当然是最好;而就算中方最终不参加峰会,他们也得尽力在舆论上做找补,不能因为这个事把中乌关系搞坏了,得不偿失。

乌克兰其实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不论自己的和平峰会能够邀请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国家的代表,但这些都是虚的。目前能够真正调解这场冲突的国家,只有中国——普京这次访华期间,已经明确表示“支持中方的和平立场文件”,现在就差乌克兰了,不知道泽连斯基是否敢于迈出这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