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5月21日晚间,小马智行发布公告披露,广州开放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测试,小马智行获得首批测试许可,旗下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和自动驾驶卡车各有1款车型入选。

这是广州市首批开放的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测试路段,包括南沙港快速、从埔高速(一期),开放道路总长约105公里,为高快速一级测试路段。

5月22日,广州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简称“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此次许可是面向L4级别自动驾驶的高快速路测试,小马智行是唯一入选的企业。此外,在去年12月,广州已经启动了L3级别高快速路测试,广汽乘用车的埃安也取得了高速公路测试许可。

“特定路段的开放许可,一个要看政策支持,另一个也要看企业需求。”该人员表示。

至此,广州的自动驾驶车辆得以驶上高快速路,完成了从封闭场地测试走向城市公开道路,再到高快速公路的演变。

广州首批L4高快速路测试车型

根据广州2023年7月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管理工作指引文件,按照智能网联汽车特性,道路可归类为一般测试道路(市政道路、普通公路)和高快速测试道路(城市快速公路、高速公路)。

对于无人驾驶而言,高快速路对智能网联汽车有着更高的要求,例如车辆感知范围要更远、对车辆应对特殊路况的要求更高。

据运营中心负责人介绍,小马智行属于广州L4级别自动驾驶高快速路测试许可的车型。

小马智行方面表示,本次获得许可的2款车型分别是搭载小马智行第六代自动驾驶乘用车系统的丰田赛那车型,和搭载小马智行第三代自动驾驶卡车系统的三一车型。

以丰田赛那车型为例,要取得广州高快速路测试许可,需获得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封闭场地测试报告、此前获取的其他道路类型测试许可、以往累积的道路测试里程和平均脱离间隔里程等资料,满足相关条件方可申请。

界面新闻在近期试乘了小马智卡。安全员无需操作方向盘或踩踏油门刹车,摁下“自动驾驶”按钮后车辆能自动行驶。行驶过程中,头顶的屏幕将感应到的车辆、非机动车、障碍物等依次以不同颜色标注出来,并进行避让或变道。在普通道路和高速公路上,除了ETC入口需要安全员操作,其余时间均不存在介入情况。在高速公路上,小马智卡的车速最高可以达到90公里每小时。

 小马智卡行驶过程中 拍摄:张熹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马智卡行驶过程中 拍摄:张熹珑

2023年11月,小马智行获准在广州开启L4级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行驶测试,共有5辆自动驾驶卡车获得编队行驶测试牌照。

小马智行卡车事业部产品高级总监肖平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广州的卡车业务以测试为主,以及快递拉货和集装箱拉货,运输海运供应链的货物,例如电子设备、工厂元器件等。随着编队落地运营,大宗商品将是理想的应用场景,如煤炭、钢铁的运输,这类场景需求量大、频率高,无需集货,可以实现点对点高频运输。

广州自动驾驶跑上“快车道”

根据交通状况的复杂程度及道路限速情况,广州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路段实行分级管理,从低到高划分为一级、二级及三级。

2023年1月,广州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实施工作相关指引文件,对2020年发布的《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了升级,增加高快速路测试管理、远程测试减员化管理等。

同年11月,广州将南沙港快速路(全长65.29km)和从埔高速路一期(全长65.29km)作为首批开放的高快速开放测试道路,确定为高快速一级测试路段。

上述运营中心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2023年12月,广汽研究院和广汽乘用车联合申请的埃安牌昊铂L3级智能网联汽车率先在上述路段开启道路测试工作,属于广州高快速道路测试L3级别首批车型。

“当时四部委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上路通行试点的通知,一方面广州放开了高快速道路测试,另一方面埃安提交了申请、有测试需求,是几方面共同配合完成的。”该人员提到。

此前,广州自动驾驶主要集中在一般道路测试上。运营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广州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有313辆车获得一般道路三级测试许可,285辆车获得一般道路载客测试许可,55辆车获得一般道路远程测试许可。

这也意味着,广州自动驾驶从封闭场地测试和城市公开道路走向了高快速公路。作为连接广州主城区和南北郊区的重要交通要道,2条高快速测试道路将南沙区、番禺区、黄埔区的测试区域进一步连网成片,延展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长度和场景广度。

截至2023年底,广州市已开放797条测试道路(含南沙全域开放,累计单向里程1623.5公里,双向里程3247公里),涉及白云区、花都区、番禺区、黄埔区、南沙区、海珠区等6个行政区;在广州开展道路测试的车辆累计415辆,其中乘用车312台。

加速解锁新场景

自2019年开放首批自动驾驶测试道路以来,广州突破高快速公路用了5年时间,但对比部分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依旧慢了半拍。

早在2021年7月,小马智行获准在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开展乘用车及卡车高速公路测试,随后逐步在分阶段开放的6条北京高速及城市快速路开展测试。

上海在2022年11月开放嘉定G1503绕城高速21.5公里、G2京沪高速19.5公里道路作为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的测试载体,丰田、AutoX安途获得首批测试通知书。2023年,智己汽车、宝马获得上海市高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同样在2023年,深蓝汽车、长安汽车获得重庆高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小马智行率先开展大兴机场往返北京亦庄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比亚迪在深圳拿下了高快速路段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测试牌照。

事实上,广州在牌照发放上相对谨慎,直到2019年6月第一批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才姗姗来迟,比北京、上海、深圳都要晚。不过广州一出手就是24张,在当时总数量仅次于北京。

“政策总是稍落后于技术,或者说要由技术推动政策的出台,例如在特定区域自动驾驶路测收集的大量数据可以反哺技术进步,推动其他场景维度的应用。”一位智能驾驶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分析指。

自动驾驶火热下,地方政府对“自动驾驶第一城”虎视眈眈,广州也加速相关场景的开放。

2023年,远程载客测试、编队测试等新场景在广州“解锁”:2023年4月及10月,小马智行2款车型22台测试车辆分别取得远程载客测试许可;2023年11月,小马智行5台三一半挂卡车获得了广州首批编队测试牌照,在南沙公开道路上开展道路测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