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AI生成

提到汽车金融,其实对于大众来说,并不陌生。我们通常知道的汽车金融产品主要是车贷、租赁和车险这三类基本产品。

实际上,汽车金融是汽车全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金融机构为汽车产业发展所提供的多种金融服务,涵盖了汽车生产、流通、消费、维护、回收等环节,包括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证券发行和交易、相关保险、投资等金融服务。

可以看出,汽车金融覆盖的面也非常多,对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影响也比较大,比如最近一些汽车厂商提出的“0元购车”,降低消费者购车门槛,但在“0元购车”背后则是有一套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

数据显示,国内乘用车产销量在2023年已经突破2600万辆,今年1月到4月国内乘用车产销量突破760万辆。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高速增长,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超过50%。

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的话说,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汽车产业价值链已从单一的新车销售延伸至二手车及车辆全生命周期服务。数字智能金融的赋能开始渗透在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汽车领域。

“数智化”如何影响汽车金融企业?

各行各业都在讲数字化、智能化,那么在汽车领域,数智化将会如何影响汽车金融企业?

根据郎学红介绍,汽车金融的一些产品,已经由原来的新车购买端向汽车使用端去延伸,开始挖掘出更多在后端的金融服务,以及通过数智化的赋能优化流程、降本增效。

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一代产品现在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就要推出一款新的产品,对于消费能力强的用户,可以通过一些金融产品,比如订阅产品、融资租赁的产品等去获得产品的使用权。简言之,就是汽车金融公司将金融标的物的价值,从汽车的全款变成了三年期这样一个剔除残值以后的价值,从而使消费者购车时的月供和首付大幅度降低。

在郎学红看来,汽车金融公司同样可以赋能车企海外布局,如果在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里面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去配合新车和二手车的出口,那么就能够在海外推出供应链金融以及消费金融的产品。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也同时带动了汽车金融领域的发展。同时,在相关政策层面也在同步跟进。

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数字化能力成熟度指引》提出了金融数字化能力成熟度模型、成熟度计算方法,明确了不同维度金融数字化转型能力相应的分档要求,为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标准。

相关汽车政策鼓励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金融创新。在联友科技数字产品中心金融产品部总监助理王伟看来,从技术上来看,金融科技也正逐步开始从支持业务到推动业务创新和驱动变革的升级。可以看到,技术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性,信息化是驱动业务后台,数字化驱动业务前台,数智化的特性是驱动业务变革。

而在灵活敏捷的创新管理方面,王伟举例解释说,在业务急剧变化的过程中,建设敏捷型的组织和IT架构是汽车金融企业势在必行的手段。在敏捷的过程中对IT架构也有了新的要求和定位,从企业级业务模型开始推导业务架构,搭建具备面向业务场景的可复用服务组件的业务中台,实现服务配置化技术中台去解决汽车金融公司生存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对于业务中台未来的发展趋势,王伟认为,受阿里巴巴拆中台的影响,业务中台热度有所下降,但从监管和行业成功经验来看,相比较传统IT架构,从企业架构推导的业务中台对支持新业务快速开展具备低成本和快速实施的优势。

“企业级”框架下,所有的业务需求通过业务架构管控,利用企业级模型消化整合业务解决方案,打破以往的IT系统建设局限于部门层级或者按照系统环境的束井式设计开发模式,从企业级整体视角支持更高的灵活:数据标准化、服务复用。

2023年4月,国资委下发文件《关于印发《关于构建国资央企大数据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全面构建“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连接、融合共享、重点集成的国资央企一体化大数据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数智化能力成熟度模型对技术中台的5个要求中其中第三级是初步建成数据中台,第四级数据中台赋能决策、营销、风控等业务场景。

王伟表示,从国资委和央企的政策可以看出,金融数据中台是金融企业对于数据利用的起点,也是其在数字转型中的关键一环;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构建中台已经成为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的必然选择。

基于对于汽车金融市场数智化发展趋势研判,联友科技推出了新一代智慧金融产品——联友智融云,全面支持汽车金融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

作为平台化产品,根据官方介绍,联友智融云涵盖车辆消费信贷、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直租)、经营性租赁等十余个业务场景,具有全面数字化、高度配置化、行业生态广、系统稳定、便捷高效等特点,可以助力金融机构业务模式快速创新,降本增效。

不同金融公司的二手车金融业务表现差异较大

联友科技在汽车金融行业已经有十余年,已为多家头部汽车金融公司、主机厂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用户提供金融数字化科技服务。

据联友科技汽车金融行业专家曾晓伟介绍,当前全国过半数汽车金融公司均已开展二手车金融业务。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二手车贷款余额为451.88亿元,同比增长68.47%,但在总基盘中占比不足5%。

曾晓伟指出,在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中,允许开展租赁业务,为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了一个未来的利润增长点。综合来看,二手车业务形成规模的基本上是多品牌展业、渠道形态丰富(经销商+SP)的汽车金融公司。

近年来,很多汽车金融公司都开展了乘用车二手车业务,但一些汽车金融公司由于业务开展时间不长,整体业务规模较小,并未在行业内产生多大的水花。

从2023年开始,汽车金融公司开始对二手车业务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个别公司等同于暂停。根据一些车企的金融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其二手车存量合同仅1笔,或者只有少量二手车贷款,而在最近几年再未单独披露此项数据。

但也有一些合资车企二手车贷款业务做得风生水起,比如某合资品牌汽车金融二手车贷款业务涵盖了80多家汽车品牌,2022年融资二手车数量为15.57万辆,2023年月均二手车零售贷款单数超1.5万单。

自主品牌车企也有汽车金融做得比较好的玩家,比如某自主车企汽车金融2013年开始探索二手车零售金融业务,产品类型以二手乘用车为主,2022年上半年,二手车零售贷款放款金额为30.60亿元,占当期零售汽车贷款业务放款金额的比重为16.07%,较2021年末增长11.46个百分点,汽车金融月均二手车零售贷款单数约2万单。

不过,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汽车金融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64.13亿元,同比增长20.07%;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从2018年的0.3%翻一番,在2022年为0.71%,但仍优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水平(2022年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3%)。

在曾晓伟看来,不良贷款水平差异与各家汽车金融公司的核销政策、风险偏好、风险管理水平、购车客群资质等因素均有一定关系。

具体来看,外商独资汽车金融公司中,中外合资汽车金融公司整体表现要优于内资汽车金融公司,专注股东所在品牌业务的整体表现要优于多品牌展业的汽车金融公司。

“开展二手车零售贷款业务的汽车金融公司,由于对 SP 渠道(服务提供商)依赖度较强,不良率比较而言,会比同类型汽车金融公司要高。”曾晓伟表示。

那么,像联友科技这类科技公司如何利用数字化帮助汽车金融公司解决他们的问题?

曾晓伟列举了一些合作案例。从联友科技与一家汽车金融公司的合作,或许能够多少理解一下“数智化”如何赋能或者说助力汽车金融公司实现转型升级。

该合作案例的项目背景是发生在2022年,当时因汽车金融业务调整,该公司需进一步优化集团金融资源业务板块;业务划转后汽车金融业务量激增,现有系统难以支撑,改造量巨大且时间紧,需满足快速上线的要求;且原系统业务模式仅有消费信贷,需扩展到集团乘用车和商用车板块,实现与关联业务系统、征信、监管报送等对接及融资租赁业务开展。

联友科技通过智融云产品平移方式实现快速部署和实施业务承接,延续用户和经销商体验和操作习惯,具体怎么来实施的就不过多赘述,因为牵涉很多专业术语,艰涩难懂。

其实,可以简单理解就是联友科技通过自己的技术或者说产品,帮助客户快速搭建出一套适合客户当下需要的汽车金融操作系统,你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我们平时用的办公软件钉钉、飞书等,只不过这个汽车的“数智化”产品是帮助汽车金融领域解决他们的一些问题。

用郎学红的话说,就是加强金融创新,从而去提升汽车消费和二手车消费。(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