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近年来,内江市东兴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政治引领,从凝心铸魂、健全机制、严实监管三个点发力,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凝心铸魂 鲜明政治导向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焦裕禄跑遍兰考上千个沙丘寻求治沙之法,孔繁森在雪域高原跋涉数万公里摸索发展之策,石光银与荒沙碱滩抗争40年寻找致富之方……他们把人民高高举过头顶,干出了杰出的业绩。事实证明,党性的纯度,决定着境界的高度。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就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东兴区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以锤炼党性为出发点,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在调查研究、联系群众、警示警醒中推动干部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正确政绩观教育纳入干部培训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互动交流等方式,系统性、经常性进行思想引导,帮助领导干部筑牢“政绩冲动症”的思想堤坝。围绕市委、区委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等内容,精心办好城市更新行动、粮食安全等专题研讨班,提升干部专业素质,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行家里手。

健全机制 树牢实绩导向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古往今来,凡事无不成于真、兴于实。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尽其力,真正把心思放在谋实事上,把精力花在干事业上,靠实干立身,凭实绩进步。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东兴区从健全机制入手,制定出台《东兴区镇(街道)、区级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综合能力评估暂行办法》,推进“分层+分类”考核,按照部门序列的不同,分党群部门、政府非经济部门、政府经济部门、镇(街道)四个序列,每个序列按照职能不同细化精简设置不同考核指标,以精准的考核内容引领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一线识别机制,制定出台《内江市东兴区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实施细则》,围绕一线考察识别主体内容、方式方法、结果运用等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把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美乡优城等重点工作任务一线作为了解、检验和选拔干部的重要阵地,鲜明实干导向。坚持凭实干实绩用干部,将考核和研判等成果作为干部培养、使用、奖惩、考核的重要参考。对在一线工作中担当实干,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作出重要贡献的干部,在培养使用上优先考虑。坚决不用脱离实际、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部干事创业导向。

严实监管 健全惩防体系

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需要持续营造积极向上的干部氛围和政治生态,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正确政绩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协同监督,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干部管理监督的重要内容,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结合巡视巡察、考核考察、经责审计等方式,运用干监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收集党员干部负面信息,健全干部负面信息库,实行“三色预警”。强化问题整治,聚焦正确政绩观,统筹开展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考核指挥棒”作用发挥不充分、大干快上、坚决防范和纠治“新形象工程”以及统计造假等问题专项整治,推动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真情实意惠民生的良好氛围。强化警醒纠偏,落实干部提醒、函询、诫勉制度,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对政绩观有偏差的干部及时提醒、督促整改,对政绩观不正的干部坚决进行调整,对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胜方成大胜。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东兴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将增进人民福祉视为最高追求,恪守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不断把为民造福、共同富裕的事业推向前进。(向珊、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