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台与司机的账,一定要算清楚。

@网车观察 原创

作者丨宜新 编辑丨熊晓宇

近日,跑网约车的阎师傅干了一件看起来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从绍兴空车跑了80公里到T3出行的杭州总部,起因只是在乘客退单退款后,发现平台多扣了5毛钱。

在杭州干网约车司机的阎师傅,有一天接到一个T3出行的单子。乘客上车后让阎师傅等一下他朋友,但是过了3分钟同行的乘客还未见踪影。阎师傅便对乘客表示,这种地方长时间停车是要罚款的,并且表示可以为乘客叫一辆车。

乘客没有同意,眼见等了半天还是不能开始,阎师傅无奈手动取消了订单,让乘客再重新打一辆车。但是退单以后阎师傅发现多扣了5毛钱。这5毛钱让他非常较真,“我明明没有动,并且乘客的钱原路退回了,T3出行为什么还是多扣了我5毛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准备搞清楚这5毛钱扣费名义的时候,阎师傅接了目的地是绍兴的长途单。把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后,为了快速消解心中疑问,阎师傅空车跑了80公里到达了杭州。

最终和记者一起联系平台客服,才明白这5毛钱是信息服务费,T3出行是自动扣费的。后续这5毛钱又返还到了他的账户,在收入明细中可以查询到这笔变化。

对阎师傅这5毛钱的遭遇,有同行认为:虽然平台一直有抽佣,但是信息服务费是单独计算的,而且在司机后台没有一目了然的收费明细展示,学习成本太高。

另外T3出行的前期培训,主要是以交通驾驶等方向为侧重点,但是对于网约车自身利益相关的收入,收费等培训不到位,规则不够透明化。

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分厘必较的算账也正在成为一种职业习惯。

比如此前也有新闻报道,网约车司机跑了30公里大单,结果收入为-0.5元,倒帖的收入才让网约车司机发现不对劲。最终和平台沟通才知道倒贴的是5毛信息服务费。

通过倒贴5毛钱的事情为源头,司机还抽丝剥茧发现自己吃了一个哑巴亏。

原来是乘客投诉未上车被收费,司机接了别人开走了。但是司机接到的上车的乘客一言不发,递了张纸条给司机,写他是聋哑人不会说话,并写明了手机尾号。

司机没有多想,毕竟残疾人也可以坐车,他哪里想到就有这么没素质的人来坐霸王车。

但是最终平台核实录音,没有听到乘客声音就直接判定是司机的责任,把车费给人退回去了。而0.5元的信息费依然照收不误,导致跑这单反而还亏了5毛钱。

简单粗暴的客服核实态度下,司机的申诉无力,平台依然坚持自己的判责,司机只能自认倒霉……。

也有网约车司机,通过算账发现单价已经卷到5毛时代的新高度。最近有网约车打工人,在同行群里发了一张特惠快车的订单截图,显示104公里的里程,估计需要1小时32分钟完成,司机到手的价格仅为50.75元。

对此他惊呼道:“果然5毛一公里已经出现了!”算清账的同时,也让司机朋友知道了低价卷到行业“新高度”。

对于5毛一公里的运价标准,有同行说连所谓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仅仅是“分摊油费”的顺风车,普遍都不止5毛一公里,一些独享订单甚至还超过1块钱一公里。虽然这种订单只是少数的特例,但是这些趋势走向,对于网约车司机计划下一步是转行还是继续干依然有行业信息差的意义。

像T3出行以及其他网约车平台,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不够透明的收费明细、粗暴简单的客服态度,以及低价内卷的竞争问题。看似不起眼的5毛钱的背后,藏着的平台和司机关系、司机吃的哑巴亏,以及网约车的账本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