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作的工作风险性众所周知,因此隐藏身份也成为了地下工作者从事地下工作的一堂必修课。这一点上即便是在对待家人上也要如此。

在我国的近现代史上,便有这样一对父子,同为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但彼此也只是默默互相协助,同时对各自的身份却讳莫如深,这对父子就是吴仲禧和吴群敢。

父子两人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让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更是大言不惭表示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面对民族危亡,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支持抗战。

彼时年轻的吴群敢自然也不甘为亡国奴,在寻找着自己的道路。

而在他加入共产党的路上,同侪刘渥丹是毫无疑问的引路人。刘渥丹彼时虽然只是一名高一学生,可已经担任了广东仲元学校的党支部书记。

在他知悉吴群敢借阅了美国记者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心向延安后,他便开始接触吴群敢。几经接触刘渥丹也开始对吴群敢灌输一些革命理想、革命信念,加强培养,就这样高三时(1941年)吴群敢秘密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不过一场伤寒让吴群敢失去了就读大学的机会,伤愈后他去了商学院继续学业。这一期间吴群敢也时常参加党组织活动,直到1942年粤北省委被破坏后,他接到了隐蔽下来的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刘渥丹,组织上则安排他转移,在临走之际,刘渥丹告诉吴群敢暂时不要寻找组织,要耐心等待,直到组织主动寻找你。一如电视中的桥段,但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

可结果时间一晃就是好几年,组织上始终没有派人找他。他坐不住了,担心组织把他给忘了,但又不敢轻易随便问人,毕竟当时很多特务都在抓人,容易撞到枪口上。

结果在偶然的缘分下,他认识了当时民盟的主委王绍鏊先生,此人和吴群敢的父亲吴仲禧是好友。

在他申请加入民盟后同王绍鏊的交谈中,得知王绍鏊是一位正派的进步人士,于是有意无意的说了一句:“民盟组织太松懈,什么事都搞不成。”

王绍鏊先生毕竟是老江湖,一听就猜出了大半,思考之后表示可以帮助他找到“更严密的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写了一份材料,在王绍鏊的操作下,党组织终于联系上了他。

但奇怪的是,组织却一直不给他安排任务,也不给他安排具体的工作。

直到四个月后,才有人让他去上海证券交易所当职员,在刘人寿的领导下开展地下工作。

起初他以为是组织在考察他,后来他才明白,这四个月其实不简单,因为组织上早就联系了他的父亲吴仲禧,这自然是后话。

显然他的父亲吴仲禧已经知道了儿子的身份,但父亲吴仲禧却始终没有说出口。

组织上安排任务后,吴群敢多次同刘人寿见面,一开始是在咖啡厅,后来他发现刘人寿多次和自己的父亲见面,他立刻猜出了父亲的“特殊身份”。

但他转念一想,组织上一直不告诉他,显然是另有考虑,于是他也“假装不知道”。

至于吴仲禧的人生轨迹也很传奇,16岁参加了北伐,从正规军校毕业后,在李济深的推荐下去讲武堂当了教官,北伐时期就当上了师参谋长。

但吴仲禧性格耿直,思想进步,不愿意为任何地方军阀派系折腰,导致长期生活贫苦。

后来吴仲禧偶然认识了王绍鏊,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民盟主委。其实王绍鏊早已入党,吴仲禧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促成王绍鏊与陈济棠见面,帮助长征红军顺利了通过粤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吴仲禧被张发奎任命为参谋处作战科长,参与到沿海国防工事建设中,在王绍鏊的介绍下,吴仲禧也暗中悄悄入党。

到了1946年初,吴仲禧已经升为参议院中将参议,吴群敢要求父亲前往上海与王绍鏊面谈。而吴仲禧成为了组织潜伏在敌人内部的高级人员,为党组织提供了两份重要情报。

期间吴仲禧和儿子吴群敢彼此心照不宣,互相配合。

新中国成立后,吴仲禧在广东担任了要职,吴群敢则担任了周总理的秘书,终于从隐蔽战线来到了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