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浦晶文化、崇明沈探花馆联合主办的《致敬沈探花——老冸草书展》于2024年6月10日端午节开幕,暨新书《老冸拾趣:消失的何家桥》首发。作者老冸,原名潘之、潘志明,1966年生于上海,浙江温州籍,现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宣管中心出版鉴定专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高教学会文艺委作家、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冸草书展自序》

崇明文曲星沈文镐诞辰于1696年,是上海科举史上唯一的一甲前三名探花获得者,本人出于敬仰而选择沈文镐故居之沈探花馆来举办个人草书展,如此与先贤气息互通,隔空对话,内心的自豪感则油然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予素崇尚文人雅士,尤其科举中金榜题名者,更是敬重钦佩。自古读书人的梦寐以求无非是于科场博取功名,光宗耀祖,而殿试一甲前三更是天下士子们高不可攀的梦想。崇明七百多年来虽出过进士达49人,但享有探花之誉者仅此沈文镐一人尔,他是崇明岛的荣耀,也是申城之骄傲。吾早有慕名前往造访接接仙气的想法,今端午节正好借举办个人书法展暨文集首发之际实现愿望。 对于书法,我比较仰慕过去科举之下的文人书家,如苏东坡、郑板桥、赵之谦等等,先文后书,再书而画,为后人楷模。而因吾之人生经历,无意中选择了先画后书,再书而文,倒向逆走,虽无奈之举,但还算醒悟,有自知之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论当今书法,由于时代的变革,书法由实用变为专门技艺,当然是受各种客观环境因素影响所致,但反观如今书界,翻来覆去的“二王”,千篇一律,无论正草隶篆,也是重复而无新意,说好听点是继承传统,说难听点是重复先人,其实复制、造假也不过如此,毫无实际意义,于发展书法艺术无益。唯有那些不甘寂寞的“书法叛徒”者,却敢于撕下所谓的传统伪装,另辟蹊径,大胆探索,倒是耳目一新,令人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书之欣赏,尤其大草,往往取势中看布局,字如其人,伟人毛体之所以鹤立鸡群,所向披靡,是胜在作品格局上,他那种大气磅礴之势在艺术表现上注定能力挽狂澜,神定乾坤。大草而狂乃狂草,如再向前发展便是另类书法的界地,或许是“丑书”的代称,它常有被误解的尴尬境地。当代草书相对于古人之书已属抽象艺术,其独特的创作过程又俨然是一场“行为艺术”的展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书法的功能仅是写字,是读书、科举、入仕的基本工具和手段,从文人士大夫的业余书法爱好逐渐发展到形成独立的书法观赏艺术,这就是从实用性为主到观赏性为主的一个质的变化,这个独立的书法艺术门类与传统意义上的写字越来越没什么相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既强调画面的整体布局美感,也注意局部的线条本身变化和疏密章法,创作过程中的急缓、轻重等的随机动作,如同行为艺术之过程。草书虽来源于写字功能,但随着用处的缩水与其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关系变得越来越小,更是趋向抽象画艺术了,是从单一的传统字形结构的审美趋向到强调现代美学审美融合的重要性。近来的“丑书“表现、表演更接近于当代艺术、抽象艺术、行为艺术,存在即合理,与传统书法并行,并不矛盾,只要各自安好,互相包容,各取所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传统书法,我一直偏向于文人书家,文是内容,书是形式,形式既服务于内容,且又相辅相成。大书家王羲之、文征明、祝枝山等首先是以文人身份出世,所谓的传统书法家往往都是以其文学地位而留史,字以文贵,书写只是其自娱自乐而已。然今天之纯粹的书法家,如同无根之艺术,形式大于内容,重书轻文,虽然靠些关系弄来几个虚头衔,也仅是昙花一现,少有人关注,而纯名人字更是不值一提,除了有点商业价值外则毫无收藏意义。现代书法则另当别论,不需要更多的传统观念,只体现当代审美情趣和艺术的纯粹性。艺术是艺术,书法是书法,对两者看法要客观理性,不能偏颇于个人喜好。如喜欢传统文人书家的,也要能接受现代书法乃至所谓“丑书”的艺术独立存在,不能用一方的观念否定另一方的存在,狭隘思想害人害己。总之,容许新生事物的存在,对丰富文化发展是未尝不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复不是最好的继承,匠人精神有别于艺术创作规律,继承的目的是创新,有突破才是最好的创新追求。今之由草书演变的当代书法,不能简单地一句“丑书”了之,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如果他确实敢于摒弃死板的传统束缚,力求脱胎换骨,倒不失为是一场书法艺术的革命,一种行为艺术的新尝试,能给书法爱好者有更多地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老冸,原名潘志明、潘之。现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文艺专委会学术委员兼《老冸拾趣》主笔。出版文集《消失的何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