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月22日,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湖南省散装水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认真执行《条例》规定,采取系列行之有效措施,严格落实“禁现推散”工作,促进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产业稳步发展。

配套文件陆续出台,《条例》实施有保障

“在散装水泥管理中,重点涉及混凝土、砂浆两个方面。对此,市委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把这方面的立法当作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建设质量的一项重点工作,市政府全面统筹,各部门密切配合,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市散装水泥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混凝土管理方面。2007年4月28日,市直建设、公安、商务、交通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禁止在娄底市规划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开始对城区混凝土实施“禁现”,不允许在建设工地现场搅拌混凝土,必须由有资质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用专用运输车辆进行混凝土施工。2009年11月13日,娄底市出台《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2014年11月13日,娄底市出台《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18)》。2019年12月16日,娄底市出台《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3)》,分阶段地规范混凝土行业发展。

砂浆管理方面。2014年12月29日,市直发改、住建、规划等七部门下发《关于推进预拌砂浆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年11月26日,娄底市出台《预拌砂浆管理办法》,从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分工、预拌砂浆规划管理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为娄底预拌砂浆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2022年2月7日,娄底市出台《预拌砂浆发展规划(2020-2030)》,确定预拌砂浆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2020-2025)和远期目标(2026-2030),明确“禁现”时间表、路线图和部门工作职责。

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从政策层面有力保障了《条例》的贯彻实施,为引导全市散装水泥行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法规宣传常抓不懈,执法力度不断加强

强化宣传、加强执法是全面贯彻实施好《条例》的两个重要抓手。

在宣传方面,娄底市结合每年全国法制宣传日和散装水泥宣传周活动,采取悬挂横幅标语、制作宣传板报、设立宣传摊位等形式扎实做好《条例》宣传推广;由市工信部门牵头,联合住建部门,面向施工一线、生产一线,向近60家生产单位和500余家施工企业(项目)发放《条例》手册、讲解《条例》相关知识;于2015年7月9日、2016年7月19日、2022年9月23日,由市散装水泥发展中心负责人先后3次做客娄底综合广播栏目,为市民全面解读《条例》实施的重要意义和推广散装水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利用《娄底日报》、娄底电视台等媒体和相关短信平台,大力宣传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好处和意义,提高了社会对散装水泥政策的认识和对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认知。

在强执法方面,市工信局散发中心和市住建局质安站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执法队伍,依法开展推“散”、“限袋”工作,制定完善行政处罚监管措施,统一法律文书和执法检查程序,并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为混凝土和砂浆依法“禁现”提供组织保障。在“禁现”中,市散装水泥发展中心每年对中心城区建设工地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多次与住建部门联合执法,深入施工现场进行专项检查,对所有在建项目进行摸底,对没有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施工现场依法取证,对施工企业进行约谈,并及时向社会通报检查情况,取得预期成效。

在规范行业有序发展的同时,娄底市重点整治“散改包”违法行为。2017年5月,为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市散装水泥发展中心对非法“散改包”销售点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对存在问题的销售点及时进行整改。2018年,根据省工信厅关于建立查处非法散装水泥违法生产加工点长效工作机制的函,娄底市建立市县联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市域内“散改包”窝点进行全面集中整治,确保水泥质量,维护市场秩序,取得较好效果。

行业监管稳步推进,规范管理有合力

《条例》实施后,全市各个相关监管部门紧密配合,积极作为,加强对预拌混凝土行业价格指导、质量监管。

市住建部门加强对预拌混凝土行业管理,预拌混凝土使用已趋稳定,所有受监工程项目均使用预拌混凝土,居民自建房大部分使用预拌混凝土。市工信部门加强对水泥企业预拌砂浆行业管理,科学有效开展行业监管。市工信、住建部门积极配合,将预拌砂浆推广使用纳入建设程序各环节,纳入绿色建筑评价内容,并作为工程项目评先评优的鼓励条件。同时,市工信部门积极为预拌砂浆企业做好实验室认定初审工作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咨询服务工作,目前全市有6家预拌砂浆生产企业通过实验室认定验收,2家企业获得绿色建材产品评价标识。

价格指导方面。市住建部门每2个月对中心城区预拌砂浆企业销售合同进行抽样,综合分析预拌砂浆原材料价格后测算预拌砂浆综合价,并公布在《娄底工程造价》,充分发挥材料指导价在工程计价中的指导性作用,保证工程计价准确合理,维护各方建设主体合法权益。

质量监管方面。市散装水泥发展中心多次配合省散墙办对砂浆企业产品抽检,督促指导企业规范生产。市住建部门不断加大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力度,确保预拌砂浆使用过程中质量达标。市生态环境部门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政策,自觉接受中央和地方环保督察(查),在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符合环保和市容卫生要求,并优化“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管,规范预拌砂浆企业在各要素上的环境管理。

扶持研发一齐发力,产业发展有后劲

自《条例》实施以来,在市工信部门指导下,市散装水泥发展中心着力为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和砂浆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全力支持做大做优做强。

市散装水泥发展中心严格按照省散装水泥和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有关文件精神,先后对多个水泥厂及相关预拌混凝土企业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指导各建材、预拌混凝土企业和砂浆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创新。新化天马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入200余万元,和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省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建“特种砂浆与高性能生态建筑新材料技术研究中心”,以尾矿固废利用与瓷砖粘结砂浆为主题的研发实验获得2项发明专利。湖南云传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预算投资500万元,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进行室温分解甲醛的高效纳米MnO2材料合成及应用关键技术攻关,探索合适的催化剂,并完成掺杂于腻子粉中的工艺设计及其操作条件考察与优化,开展除气态甲醛催化剂性能和腻子粉掺杂催化剂合成工艺优化研究,现已突破腻子粉掺杂催化剂工艺关键技术,形成除气态甲醛腻子粉产品,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得力的举措,为全市散装水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到目前为止,全市现有水泥生产企业4家,水泥产量保持在700万吨左右,2023年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480多万吨,散装率70%,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有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企业51家,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规划布点10家,已建成的产能规模达250万吨,2023年实际产能约80万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小斌 通讯员 肖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