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驻相城区首席记者 袁雪)启用一年多来,日均接待量由10人次增加到200人次,举办活动200余场,累计接待游客、读者、观众近万人次。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多元力量共建共享、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所站点三级协同的运营模式,走出符合基层实际、紧贴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之路。

下午1点,在位于青橙里·利邻荟商业中心的相城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不少老人络绎而来在教室占好位置等候开课,一旁书场里评弹已开场,图书馆内不少年轻人安静阅读……这个约50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是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拥有图书馆、小剧场、书画室、舞蹈房、体育活动室等功能室。相城经开区党群办主任李惠忠说:“我们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嵌入邻里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文体中心统筹规划,希望把更多群众集聚到这个阵地中来,让不同人群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选择。”

有了载体阵地,多样化服务供给得跟上。相城经开区将团委、文化、妇联、社会事业、科技、曲协等多方资源集聚起来,实现资源共享。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运营负责人王华卓说:“我们主体运营人只有4个,但经开区多个条线的社会组织力量集聚到这里,大家发挥各自所长,并互相借力,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相城经开区针对老人、青年、儿童3类人群,开设老年大学、青年夜校、幼儿托教等多类课程,即便晚上这里也人声鼎沸,最受青年喜爱的减脂操等已吸引近百人登记排队。学员多是来自苏州大数据产业园等附近楼宇的青年。“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成为青年群体的新潮流。

“我们对上课的人群信息进行精准分析。比如,我们发现参加舞蹈课的学员多来自南亚花园社区,就将课程下沉到社区,既方便居民参与,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有限的空间腾出来,开设更丰富的课程内容,同时推动了所、站、点的协同,让每一个阵地都‘活’起来。”党群办宣传文化科副科长王铭科说。

文明实践的中坚力量是志愿者。去年,相城经开区启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实现志愿服务积分线上线下打通,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市民可优先参加各项实践活动。不久前,参加过寒假班志愿服务的居民孙春芳,用100积分为孩子兑换走进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的研学名额。“通过志愿服务得到带孩子走进高校的机会,这是头一次,感觉特别值。我还要报名参加暑假班的志愿服务。”孙春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