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遇到纠纷、碰到矛盾

不知道找谁解决?

有了它,百姓再也无需四处奔走!

南桥镇六墩村“三所一庭”调解室

集结派出所、司法所、律所、法庭派出庭

直接“空降”家门口

为群众“上门服务”

在矛盾调解的过程中

做好老百姓的“贴心人”

一站式解决村民困扰!

多元化调解化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桥镇六墩村村民张老伯于1998年工作期间,因工伤造成5级伤残,与所在单位发生劳动纠纷,经多方调解后于2008年签订调解协议。今年2月,张老伯的妻子赵阿姨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新的诉求,请求六墩村调解委员会帮助。工作人员仔细倾听了解赵阿姨诉求,经研判后迅速启动“三所一庭”重点类案件预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解委员会将双方当事人邀请至六墩村调解室,并联合南桥镇司法所、江海派出所、上海道舍律师事务所召开“三所一庭”矛盾纠纷调解会。律所从法律层面为当事人释法,司法所与派出所为双方梳理分析事实。结合双方实际情况后,调解委员会作出调解建议。经过三天的调和与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并签订新的调解协议书,且于签订当日涉事单位代表向赵阿姨履行相关内容。赵阿姨前几日的不安情绪烟消云散,与对方握手言和。

“线上线下”齐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3月,辖区内唐阿婆致电六墩村调解委员会,说明其三位子女因赡养老人产生家庭纠纷,电话里唐阿婆情绪激动,几度哽咽。调解委员会成员考虑到唐阿婆已88岁高龄,行动不便。为了将矛盾纠纷调解快捷化,工作人员在向当事人和子女家属了解实情后,迅速联系江海派出所社区民警、上海道舍律师事务所律师,上门至唐阿婆家中调解,也联系到了唐阿婆的三位子女一同坐下来“打开天窗说亮话”。深入了解后得知唐阿婆退休工资的使用情况是本次纠纷的“导火索”,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和律师分别从法律、亲情两个角度对该纠纷进行分析,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深入剖析纠纷所在矛盾点。最终在“三所一庭”派出庭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唐阿婆子女就老人赡养问题达成了共识,一起家庭纠纷得到平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所一庭”指的是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院派出庭(民庭)互相配合、协调,对家庭婚恋、赡养继承、劳资纠纷等民间纠纷,分级分类开展四方联动调处的工作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三所一庭”调解模式制定以来,六墩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矛盾6起,矛盾纠纷调解化解率从去年的90%提升至95%,特别是多起疑难复杂的家庭类矛盾纠纷都通过该机制获得圆满解决,辖区内因纠纷化解未果导致矛盾加深、事态升级的事件为“零”。

据了解,南桥镇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去年8月,“三所一庭”调解模式在各社区、村全面推行,运用多方合力,聚力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终点站”,第一时间将纠纷化解于诉前,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持续推进“无诉村”创建,确保辖区内治安环境持续平稳有序,助推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报送:顾林美(南桥镇)

编辑: 何海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