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一生反对铺张浪费,从不搞特殊,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例如在吃饭的时候,洒在桌子上的一粒饭也要用筷子夹起来吃掉,就连盘子里的剩菜剩汤也会用开水冲来喝掉。

除了对自己要求严格之外,在工作上他的廉洁自律也是多方面的。

1962年周恩来去东北视察,看到一个大礼堂的柱子,立即作出指示:这个礼堂不准用。那么,这个礼堂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国家还穷,还有群众没房子住”

周恩来进城之后搬到了中南海办公厅,住在了丰泽园,毛主席来了之后,便将丰泽园让给了毛主席,自己则搬到了西花厅。

中南海西花厅,其实是一所清朝修建的院子,年代久远,房屋幽暗潮湿,门窗有缝隙,就连地面的方砖和地毯都是潮湿的。

搬到西花厅之后,他的办公生活设施比较简陋,每当工作人员要换什么东西的时候,他总是说不能浪费,也不修不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每天上床睡觉的时候,有在床上看文件的习惯,但因为没有落地台灯,所以只能凭着吊灯的光线,半躺着批阅文件。

秘书知道周总理这样办公很不舒服,于是便建议买一个台灯,总理也就答应了。秘书提议让宾馆送一套来,这样还不用花钱,周总理却打断了他的话:“自己用,搞那么高级干什么。自己动动手就行了。”

于是,周总理请来了中南海的师傅用铁罐子做了两个台灯,办公室和卧室各放了一个,因为灯罩是用铁皮打的,总是会反光晃眼睛,周总理便让工作人员在里面刷了一层绿色的油漆,就这样,这两个落地灯一直用到他逝世。

由于屋子常年潮湿,周总理在这里落下了关节炎。晚上办公的时候,总会在膝盖上放一块毛毯。

后来,在周总理的同意下,工作人员只能在办公室铺一块地毯,但这样总归治标不治本。每当工作人员提议把房子修一修的时候,周总理总是说,过一段时间再说吧,现在国家还不富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到了1959年,周总理这才松了口,从保护房子的角度想,西花厅确实需要修一修了。

于是,工作人员趁着周总理到外地工作的机会,对西花厅进行了修缮,而这次修缮只是稍微的维修和改善。将腐朽的小梁更换,粉刷了已经脱皮的墙面,更加了窗帘吊灯和地板,还找到了一张不用的床换下了总理的旧床。

修缮后的西花厅焕然一新,但外出归来的周恩来,一见西花厅就怔住了,他厉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谁叫你们修成这个样子?”

周总理将主办的同志批评了一顿,要他们赶紧把旧家具换回来,然后离开了西花厅,找了一个临时住处,对他们说如果不换回来他是不会去住的。

这个时候周恩来的侄儿周尔均正好去看望伯父,看到伯父这么生气,便在一旁安慰:

“您平时教育我们要爱护国家财产,西花厅这个房子实在是相当地破旧了,这是历史文物,这样一种维护,也是保护国家财产,从这个意义上也没有什么大错,伯伯您就不要再生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听后点了点头,但依旧严肃地说道:

“你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并不是反对做简单的危险,问题是现在修得过了些。你们要懂得,我是这个国家的总理,如果我带头这么做,下面就会跟着干,还有副总理,还有部长,再一级一级地上行下效,就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西花厅原来的样子就很好嘛!现在我们国家还穷嘛!还有很多群众没房子住呢!”

周总理不回自己的房子住,也让秘书慌了神,于是他只能换回原来的旧东西,只剩下木地板和油漆没办法拆的东西。陈毅得知后,还开玩笑说道:“油漆不能刮掉,不然,就不是节约而是浪费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东西换回来之后,周总理这才回到了西花厅。

对于修缮房子这件事,周总理曾三次在国务院会议上进行自我批评,还和几位副总理和部长们说道:

“借此机会,我得做自我批评。我家里修了房子,修的标准太高了,你们可以到西花厅看看。如果有人也学我的样子也去修,我怎么说?你们千万不要重复我这个错误。”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多年,周尔均每当想起这件事的时候,都还历历在目,仍然不忘伯父对他的教导: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能有丝毫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