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按、平推、揉捏、叩击……一套行云流水的推拿动作,盲人李江波从事盲人推拿行业近三十年,他凭借精湛的“指上功夫”积累了众多忠实的“粉丝”。附近居民都是他家的常客,还有不少顾客闻名而来,从大老远处专门弯到店里来推拿。

李江波不仅用双手给人们带来健康,也“推”出了一片光明的人生。

学习不止,撑起医者仁心

李江波年幼时被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让人的视力逐渐恶化直至失明。“真正发现自己和别人拉开距离是高一, 视力越来越差,学习进度也追不上别人,不知道自己以后还能做什么。”李江波回忆那段岁月,形容自己就像是慢慢缩进了一个“牢笼”。于是,他决定在家休学一年。

1992年,李江波参加了省残联、余杭残联和余杭卫校联办的为期一年的盲人中医推拿学习强化班,从此走上从医之路。“学费是两千元,对于当时的普通家庭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家人四处借钱支持我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李江波愈发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望’诊已经无望,其他方面我必须加倍努力。”李江波说,他准备了录音机,每节课都把老师的话录下来,课后反复听,认真琢磨,还和同学互相练习。

疾病虽然影响了李江波的身体,但没有影响他的学习和思维能力,反而让他更加热爱知识。“学习中医有许多困难,陪伴我的永远是堆积成山的盲文书籍。”李江波说,为练推拿基本手法,他的手不知被磨破多少层皮;为练针灸,他常在自己大腿上扎针,痛得几天都不能行走。

1995年,李江波成功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成为浙江省第二批接受正统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盲人之一。毕业后,李江波被分配到镇医院上班,创建中医科、针推康复科。后因医院改制,李江波离职自创中医社区门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之余,李江波每天都会抽出一两个小时学习,每年外出交流学习。“我们晚上十来点钟才能回家休息,他一到家立马去书房看书,没一天断过。”李江波的妻子陈美丽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他还看得见,就使用电脑放大镜看书,后来视力不行了就靠反复听书学习。

2018年,他成为浙江省首位取得高级主任中医师职称的视障者,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数十篇。

点亮他人彩色人生

随着中医知识的沉淀、临床经验的积累,李江波的诊疗水平逐步提高,来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虽然忙碌,但是李江波开始关注到台州视障人群就业问题。

“视障人士的工作选择少,推拿按摩是大多数人的就业路,去年数据显示,台州共有159家盲人保健推拿和4家盲人医疗推拿,大多是夫妻店,只有一两个工作岗位。但是台州持证的视障人士将近9000人,有很大一部分视障人士只能在家待着。”李江波说,随着保健养生等服务行业兴起,盲人按摩推拿店受到了冲击,生意愈发平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作为台州市盲人协会主席的李江波带头开设盲人推拿相关培训班、培训沙龙,倾囊传授专业知识,提升盲人推拿行业专业水平,改善台州盲人的学习氛围,带动更多盲人朋友就业。

李江波一直致力于帮助中途失明者改善或提升其自主生活能力。他店里的单良飞就是中途失明。

单良飞原本和妻子一起在宁波做小生意,30多岁时一场意外使他成为了盲人。不过经过培训和帮助,单良飞没有消沉,而是开始学习中医推拿,如今已经是店里的骨干之一,每个月的工资八九千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进无障碍公共设施设备、引进运动项目板铃球、组织盲人推拿学术互助交流会......李江波也一直在丰富盲人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和引导他们走出家门、主动融入社会。“如果抱着得过且过的念头,不愿作出改变,那生活就会走入死胡同。只有走出去,才有光明。”

来源:望潮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