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校学生的法治素养,造就更多的法律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2024年5月22日下午, 罗山县灵山初中举行了以“法制护航,安全成长”为主题的法制教育大会。搭建法治栅栏,扣好法律纽带。守护平安校园,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节一:法制教育

本次会议由黄校长主持。首先,黄校长作了动员讲话。他说,同学们现在处于青少年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拔穗期,心理也在不断地健全,更需要自觉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自觉接受法制教育,积极树立当代中学生的良好形象。黄校长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与会学生们深受鼓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镇派出所夏指导员首先向同学们讲述了法律常识,然后用诚恳而深切的语言,列举了青少年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法治观念淡薄、自控能力薄弱、任性倔强、缺乏防范意识等。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近年来办理过的典型案例,分析了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特别针对青少年中易发、多发的吸烟、上网、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从网络诱惑、交友不慎、矛盾冲突等方面给同学们以案释法,以法论事,解析了很多法律常识。并介绍了校园欺凌的危害、表现形式以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呼吁全体同学要主动远离欺凌,并在遭遇欺凌时要学会保护自己,鼓足勇气向家长、向学校、向公安机关报告,勇于向校园欺凌说“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俗易懂的违法心理剖析、语重心长的行为告诫,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泣血椎心的深刻教训,警示学生要改正不良习惯、遵守校纪校规,不做让个人后悔、让家庭蒙羞、让老师担心、危害他人的事情。他告诫同学们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自觉遵纪守法,增强法制意识、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远离校园欺凌;远离暴力犯罪,提高心理健康素质的必要性。

夏指导的警示与引导,如细雨般养护了同学们的心灵,同学们都认真细心的聆听,达到了以法育心,以心育人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校长作总结发言,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的法制观念得到了增强,对法律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不厌其烦的强调,叮嘱,任重而道远。今后,我校将不遗余力的继续开展法制、网络安全、校园欺凌等方面的教育,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优质的育人环境,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节二:政教张校长就其他方面的安全做了再宣传,再警示,再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防溺教育

天气炎热,正值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游泳溺水身亡事故给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是抹不去的伤痛,教训也尤为深刻。

在我们国家,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平均每年全国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每10 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

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有∶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海边等场所。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为了有效预防溺水,我们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要选择安全干净的游泳场所,如配有救生员的游泳馆。(2)、必须在大人或熟悉水性的人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4)、如遇到溺水者,我们不要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同时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会漂浮的物体抛给溺水者,等救援人员到后再将其拖至岸边。(5)、上学放学途中,不走河边、沟沿,不走偏僻的道路,回家时要结伴而行;不在水库、水沟、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不要到河沟、池塘边洗手、洗脚;大雨天不靠近河流,不强行过沟过河;当自己特别心爱的物件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打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6)、全体教师要争做学生的安全宣传员,认真开展好“离校前一分钟安全教育”活动,每周要确定一个重点和一个主题,让短短的离校前一分钟为学生放学前敲响一次警钟。(7)、熟记防溺水“六不一会”内容。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最后,再次提醒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防溺水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防欺凌教育

所谓欺凌,一般来说是指个人或者团体,对另外的个人或者团体。故意的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体欺凌,推操、打等”,二是“言语欺凌”,包括恶意取笑、起侮辱性外号、辱骂等,三是“关系欺凌”。还包括通过恶意造谣和或者让其他人孤立某个人的社会排斥等形式,使受害者处于不利处境。以上欺凌行为轻微的违反校规校纪,严重的构成违法犯罪。

那么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呢?有四件事要记住︰(1)、学会包容:同学之间要好好相处,如果和同学有矛盾,要懂得包容。(2)、求助:如果看到或遇到学校欺负人的行为,及时向老师求助。(3)、口头说服:向行为人说明其行为的不良后果,属于严重违法行为,要求对方主动放弃。(4)、机智冷静:有被欺负的危险不要惊慌,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寻找机会拨打110报警。

文明和秩序对于任何社会,任何学校都是必不可少的。让我们都积极参与到“反校园霸凌”行动中来,不做霸凌者,反对霸凌者,坚决打击霸凌的人和事,做文明、守纪律、宽容、友好的人,共同建设和谐、安全的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防电信诈骗

校园电信诈骗是不法分子利用学生心理和生理尚未成年、法律意识淡薄、价值观念模糊、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等弱点,通过编造虚假信息,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讯工具和信息平台,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恐慌,诱使不明真相的学生通过转账等方式实施的非接触式的一种诈骗。

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与同学们有关的诈骗形式,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火眼金睛识破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1)、利用QQ等网络聊天工具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亲友聊天,然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借钱诈骗。(2)、利用网络游戏装备及游戏币交易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某款网络游戏进行游戏币及装备买卖,在骗取玩家信任后,让玩家通过QQ微信红包转账等方式进行诈骗。(3)、网上中奖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互联网QQ用户、微信用户、网络游戏用户、淘宝用户等发布虚假中奖提示信息。(4)、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实施电信诈骗,冒充明星、亲友进行诱骗、恐吓等行为实施电信诈骗等等。

为了不上当受骗,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克服“天上掉馅饼”的贪财心理,不相信任何非正规平台的网络中奖信息。(2)、不要相信不明来电和短信,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和父母银行卡信息,更不要轻易转账、汇款。(3)、如果收到恐吓勒索的信息或电话,马上告知家长或向警方报案。(4)、不要轻信不明电话或手机短信,不轻信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或危言耸听,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短信电话,不给犯罪分子布设圈套的机会。

在此提醒大家,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最终的核心或者是目的都是一个骗字,只要同学们多加强防范心理,多提高一些警惕,多留点儿心眼,有事儿多向老师和家长请教,犯罪分子一定没有可乘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交通安全

让争一闪念,生死一瞬间。交通安全请大家一定要谨记于心,注意以下几点:(1)、过马路要看交通信号灯。步行时,要走人行道,先看左侧车辆,后看右侧车辆,靠右侧行走。过马路要看清交通信号灯,禁止卡时跑或抢时跑。(2)、不得在马路上奔跑。不能在机动车道上打闹、狂奔、踢球等活动。不攀爬车辆、不扶身并行、互相追逐。(3)、不得翻越围栏。不做违规违法行为,杜绝不文明不安全现象发生。

(4)、乘坐车辆需知道。①.乘坐电动车安全头盔不能少。有很多人认为电动车不像摩托车那样危险,所以经常忽略,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往往是致命的。一定要牢筑戴安全头盔意识,这样就算发生了意外事故,也能有效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②.乘坐私家车未成年人不得坐副驾驶,不得将头伸向窗外,不得随意开车门,安全带=生命带。(5)、各行其道守规则。不管是步行、骑行,我们都应该各行其道,这样才能保障道路通畅,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发生。(6)、汽车周围不逗留。由于条件限制,车辆都有自己的盲区,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不要在车辆周围玩耍,逗留。

命是父母给的,珍惜点;路是自己走的,小心点。请同学们珍爱生命,珍惜美好!让安全意识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我们做到自爱、自重、自立、自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活动擦亮了学生们的眼,警醒了学生们的心,让学生们掂量到了生命的份量,彻悟到了守护健康的责任。将爱的阳光洒满校园,共同形成家庭、学校、司法等为核心的保护体系,还学生一个健硕的筋骨,助力成长,呵护花开! (黄支良 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