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2024年度海港区防洪排涝工作顺利进行,及时有效实施防汛抢险应急处置,持续提升城市道路地下雨水管网收水、过水能力,减轻汛期内涝压力,提升旅游城市形象。海港区市政设施管护中心牢抓防汛抢险关键环节,从“教育警示、实操演练、管网养护、点位改造”四角度入手,扎实筑牢防汛排涝“安全堤”,全力保障市民汛期出行畅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港区市政设施管护中心把握防汛时间节点,“早准备、早启动、早落实”汛前召开暴雨灾害警示教育会,组织市政中心80余名防汛人员观看防汛警示教育宣传片,以历年各地暴雨灾害处置措施为例,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案为戒。同时,结合区情实际,就现有积水问题,提出对症安排部署,切实绷紧神经,拧紧安全阀,全面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保证防汛应急响应机制高效、有序,海港区市政中心结合辖区内17处易涝点开展实地操演,综合检验防汛工作过程中的:物资整备、气象预警,汛情评估、远程调度、指挥控制、道路断交、应急处置等多个细节环节,不断优化防汛应急响应流程。汛前,检查防汛物资储备,测试小型水泵、移动泵车等防汛机械设备养护状况;汛中,依托降雨预警系统、易积水点监控网络,迅速判断积水形势,调派防汛人员在30分钟内赶赴城市各个主次干道、街巷路及易积水点现场检查积水情况,及时清理积水与井箅子周边杂物或实施机械强排作业,确保排水畅通;汛后,第一时间清理疏通淤堵雨水管网恢复排水功能,建立“暴雨预警备勤、内涝数据反馈、精准对位排涝、降水全时值守”的模式化流程,使全体防汛人员熟悉强排、断交等作业流程,令极速响应模式常态化,培养防汛“熟练工”,快速高效排解城市内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港区市政设施管护中心立足城市道路日常养护,依据地下管网淤堵情况及易涝点位分布实际,于4月底至主汛期前开展2024年度主汛期前重点管网疏通工作。集中对河北大街、和平大街、秦皇大街等12条道路的14个易涝路段,共计26.12千米的雨水管网开展重点清掏及全面养护。坚持“提早干、错时干、文明干”原则,组织清掏人员应用管道疏通车、污泥运输车、吸污车等清淤疏通机械和大功率机械绞磨设备,对难以人力清掏的小口径管,过路管、盲管进行高压疏通,打通管网淤塞,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排涝能力,缓解汛期内涝积水问题。目前,已完成作业总量60%,共清掏各式雨水收水口806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进一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海港区范围内雨水排水系统,海港区市政设施管护中心结合对辖区内各主次干路、街巷路排水系统详细摸排调查结果,选定地下排水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建设标准低,排水系统功能性脆弱的既有易涝点位,持续推进海港区2024年度易涝点位改造工程,一点一策对:车站路(红旗路匝道-站西路)、东环路与秦安街路口南侧、河北大街与东港路路口西侧、建国路(建设大街-护城河)、先锋支路东侧路、先锋路(文博城段)、西港路与秦皇大街路口西北侧、燕山大街(天宝酒店门前区域)、燕山大街(迎宾路-长城酒店)、燕山大街(燕会路-建国路)、秦皇大街(海港公安分局门前区域)、北港大街与北二环路路口东南侧、兴龙生态谷小区民族北路出口13处现有易涝点位进行“对症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20%,全部项目预计于2024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

来源:今日海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