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直播成为了一股新潮流。一个"方便"的新兴事物,让我们不出门就能购物、娱乐、获取资讯,可谓应有尽有。

然而,"方便"往往是有代价的

正所谓"便当易食毒,利令智伤身"。当这个原本单纯的东西被滥用、被曲解时,它便成了祸害社会风气的罪魁祸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播平台上充斥着低俗、欺骗、违法内容,这究竟是谁之过?我们有必要追根究底。

直播平台上的各种乱象,着实让人防不胜防。打开任一直播平台,映入眼帘的往往都是那些低俗庸俗、不堪入目的画面和内容。有的直播间里,一些为了博眼球而不择手段的主播,简直已经完全抛弃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操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直播带货的世界里,虚假宣传、造假炒作早已司空见惯:

很多品牌方为了营销产品,往往做不到实事求是的宣传。但在直播间,主播们就有着千奇百怪的手段来误导消费者。他们或是夸大其词、或是无中生有,只要能够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哪怕产品确实无甚效用,也要狠命忽悠。更有甚者,一些主播干脆与品牌方勾结,精心编排剧本,炮制虚假营销噱头,引诱粉丝们慷慨解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中尤以所谓"人生剧本"最为荒唐。为了博取同情,个别网红不惜编造离婚、遭遇变故等虚构故事,在直播间嚎啕大哭,落尽"可怜"。奇怪的是,每每当剧情走向高潮,产品销量竟然也会突然翻番!看来主播和品牌方谋私钻营的剧本,已演绎得出神入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可恶的是,为了规避平台算法,防止被识破,一些不法分子干脆雇佣上千名"托儿"充场混淆视听。新流量一旦进入直播间,就会被这帮托儿有意识地诱导,哄抬产品人气,最终误导无辜网友们盲目下单。直到交易成功,这些可怜的"韭菜"才发现,原来自己是被蒙在鼓里狠狠地忽悠了一回。

看着规模不断壮大的直播带货产业,不免让人感叹:随着日活用户的不断增加,这些不法分子们的蒙骗手段也将日益高明,总有一批批新鲜"韭菜"被他们成功收割。对于他们来说,请几个托儿的成本微薄,却能赚取可观利润,何乐而不为呢?遗憾的是,在这疯狂的利益驱使下,道德人品早已沦为可有可无的东西。

可见这种直播乱象之严重,已经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一旦某个网红一炮而红,立马就会引来全国各地直播健将蜂拥而至,这种现象只有在我国才会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看到其他人凭借直播暴富后,无数人就开始被滚滚财路蛊惑了心智,纷纷开启了自己的直播事业,期望能够被这股幸运之风眷顾。更加糟糕的是,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制约,一些不良主播的低俗行径,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就拿近期菏泽网红郭有才的爆红为例,一场直播的打赏音浪就高达上亿元,同时在线人数更是超过100万!这令菏泽市一时间涌入了无数慕名而来、渴望爆红的直播健将。从前唯有成绩优异才能受人敬重,如今却是掷地有声的直播人气才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国人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发生悄然却又巨大的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不论是种地的农民,还是上班的白领,甚至是在校学子,似乎都开始对直播这条"捷径"孜孜以求了。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反而将日常的一切行为,吃饭、睡觉甚至是做家务,也开始进行起了直播。看到这股直播热潮的狂躁,实在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哀。如今,人人都想靠直播来赚钱了,就连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其人生目标也竟然是长大后去搞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直播间更是成了一些违法分子的温床,成了他们聚集、蔓延的根据地。诈骗、色情低俗,可以说是这里的"家常便饭"。而一些不法分子则是利用直播的便利,大行诈骗勒索之路,让无辜群众吃尽了哑巴亏。

更为可怕的是,近些年来,这种低俗直播的恶习竟然开始向年龄更小、阅历尚浅的群体蔓延。有的八九岁的孩子,被其家长胁迫或诱骗,被迫在直播间中进行所谓的"带货"活动,变相成为一名小小"网红主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鬼把戏般的诱导下,这些孩子往往会学一些低俗的言行举止博眼球,而失去了应有的天真纯真。家长们为了一些糊涂虚名和蝇头小利,竟然不顾孩子的健康成长,令人痛惜。

曾经就有一个名为"佩琪"的3岁"小网红"引发了舆论的密切关注。在视频中,佩琪化身"吃播博主",狼吞虎咽地吃下大量高热量食物,吓人的"食量惊人""几秒吃完"等标签吸引了大批追捧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事实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般无害。目前,佩琪的体重已经飙升至70斤,远远超出同龄孩子的正常水平。但她的父母似乎对此视而不见,反而兴高采烈地宣布女儿马上就要突破100斤的"大关"了,并继续给她喂食烤肉、烤串、烤肠等高热量食品。

对于一个年仅三岁的娃娃来说,佩琪如此骇人的体重无疑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的正常生活。面对网友的质疑,佩琪父母的回应却是"只能靠女儿吃播挣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网红"佩琪的遭遇,不过是当下未成年人直播乱象中的一个极端案例。在某些直播平台上,未成年人的"土味情话"等成人化表演短视频随处可见。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在全家操办下成为赚钱工具,被迫沉浸在成人化的直播氛围之中,而他们自己并无半点觉察。在这些展现成人化表演的视频背后,一些孩子的身心健康正在被扭曲、蹂躏。

面对如此令人发指的乱象,有关部门颇有"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的决心,决定对直播行业亮出了"止戈"钦令。然而,单单叫停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对于直播从业者,必须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未能通过的决不得开设直播间;再者,要加大日常的检查力度,对于那些内容低俗、影响恶劣的直播间要坚决予以取缔,并对运营者处以重罚;还要加强对直播收益渠道的管控,切断直播带货等的商业利益链,从根源上遏制住直播者的非法牟利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除了官方的重拳出击,我们每个社会公众的自觉意识也同样重要。作为普通网民,我们应该积极揭发、检举那些低俗直播的不法分子,用自己的行动来对抗那些赤裸裸的道德绑架。更要养成理性消费、远离直播带货的良好习惯,切断那些直播间利益链条上每一个能被切断的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我个人而言,其实也曾在某直播平台上"倒了血本"。当初看到主播们穿着漂亮的衣裙展示,简直就是走在视觉盲区,只见其华美外表,却没看清其虚无本质。付了高价买来,穿在身上才发现货不对板,面料松松垮垮,做工粗糙,根本无法与宣传时的"锦衣玉食"相比。那一次,我当场就看清了这直播带货的骗人把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直播的从业者,还是直播的消费者,亦或是直播平台的运营者,都肩负着为净化直播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我们通力协作,直播这一互联网新兴事物才能最终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之路。就像一棵树苗,如果培育环境清新,必能长成参天大树;但若是生长在污浊之地,终将枝叶萎黄,兴致索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播本是一项便利大众、丰富生活的好东西,谁也不希望它走上堕落的不归路。让我们共同期盼,这阵肆虐的"疫情"能够很快过去,直播天再现蓝天白云、生机盎然的景象吧!

只有全方位、多管齐下,直播乱象才能终被根治。让我们共同努力,还网络空间一个纯净的天地,重拾互联网之初那份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