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梦想公开课”滦平县教育公益项目在滦平县第四中学正式启动。聂慧摄

5月17日,河北省滦平县教育公益项目“梦想公开课”启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宣讲团与当地中小学生、文保人员就树立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展开交流座谈。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团委书记、“最美退役军人”宋玺为滦平四中八年级的同学们带来“梦想公开课”第一课。她以《人生与梦想》为题,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寄语同学们“有所思、有所信、有所行、有所成”,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时代所需结合起来,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成为更好的自己。

随后,宣讲团成员来到滦平县博物馆,与当地文物保护人员开展业务交流。北大考古学博士生陈珂尧分享了自己在陕西周原考古现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博士生吴双桐介绍了文物保护的最新技术和科学研究前沿。滦平县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也介绍了金山岭长城和山戎文化遗址保护方面的经验。

当天上午,宣讲团成员、北京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会员李若萱和戴利宇还为滦平县红旗镇中心校的六年级同学上了一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体验课,带领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乐器“八音”的魅力、体验中国传统工艺“拓印”的全过程。

据了解,“梦想公开课”是对滦平教育帮扶的一项创新举措,本次交流活动是“梦想公开课”滦平教育公益项目的首次活动。此项目旨在通过邀请各领域名家名师走进滦平中小学校授课交流、在假期组织滦平学生代表外出研学等多种形式,帮助山村孩子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为孩子们实现梦想插上翅膀。(卢思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陈珂尧与滦平县博物馆文保工作人员交流。聂慧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团委书记宋玺为同学们授课。聂慧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滦平县红旗中心校的学生们与北京大学学生戴利宇体验“拓印”。聂慧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滦平县红旗中心校同学们尝试中国传统公益“拓印”全过程。聂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