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镇云台小学六年级学生小张,在参加学校体育节200米跑步项目时突然倒地昏迷,呼吸、心跳骤停。小张的父亲张先生近日告诉记者,在ICU维持生命20多天后,小张于5月21日傍晚7时许离世,年仅12岁。张先生表示,家长质疑校医不够专业,且家长认为,小张赛前不舒服,曾有同学帮她向老师请假,她是不情愿地参加了比赛。

对此,云台小学负责人称,孩子倒地1分钟内,校医就赶到现场进行施救。4分钟后,现场的老师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对于家长所说的孩子事发前曾请假,学校调查后认为,老师未曾收到过学生的请假,监控显示小张赛前没有异常。学校发布的情况说明显示,学生自主报名参加运动会,家长在班级微信群接龙“张某某身体健康可以参加比赛”。郑东新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教育局已介入处理。针对家长质疑的问题,相关部门仍在调查核实中,教育局将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

对于这起意外事故,有人站在家长一边,要求追究学校、老师的责任,质疑为何学生身体不舒服老师还让学生参加比赛。也有人认为,学校的处理并没有问题,学生如果自称身体不舒服,老师就不让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比赛,那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都难以开展。

处理学生意外事故,需要依法依规,如果学校已经尽到安全管理责任,那么,发生在学校体育节、运动会上的学生意外事故,学校就无过错。不能把学校作为“无限责任主体”,只要发生事故,都追究校方责任。依法调查、认定责任,对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极为重要,这才能避免过度追责,导致学校对学生进行圈养教育。

另外,此事也提醒学校和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体检,学校要对有身体健康问题的孩子进行特别的关注,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采取不适合的教学、管理措施,发生意外。

家长质疑孩子身体不舒服,老师还让其参加比赛,也有网友认为老师不该再让孩子参加比赛。这是以“上帝视角”审视教师的行为。近年来,有的学生不想上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就谎称自己身体不舒服、头晕头疼,显然,如果学生一说自己不舒服,老师就允许不上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那体育课缺课的学生会很多。

因此,学生说不舒服,并不是不参加体育活动的理由,除非表现出明确的症状,经校医检查不适合上体育课,或者学生报告家长,家长向学校请假。但这名学生并没有请假,也没有表现出异常,所以学校老师让其继续参加比赛,并无过错。而且,参加体育比赛本身也有磨练学生意志、激励学生挑战困难的教育意义,学校老师由此还会劝不想上场比赛的学生挑战自我,这并不是老师不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

但这一意外事件,也表明确实有孩子的身体情况不适合运动。那么,怎么判断孩子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运动?这就需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并重视健康监测。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这名学生之前没有身体健康问题,但参加200米跑步比赛,未跑完就倒地昏迷,其身体很可能有没有发现的隐疾。如果此前有体检,那么,这一隐疾就可能早被发现,进行治疗。学校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就会进行特别的关注。

笔者在对基层学校的调研中,发现有的中小学已经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有心脏病、哮喘等疾病的学生,加以特别关注,而且,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运动负荷的检测,以做到开展体育教学、组织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安全性。学生健康档案不仅用于体育教学活动,还用于对学生的管理,如对破坏课堂秩序的学生进行教育惩戒,对有身体疾病的学生,就不宜采取罚站这一教育惩戒方式。有的老师在不知道孩子有身体疾病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罚站的惩戒,这一方式是允许的,但却出现因罚站晕倒的后果。新加坡学校对学生有“鞭刑”的惩戒措施,对学生实施“鞭打”的处罚,前提是对学生进行体检,不适合的学生将改为其他惩戒措施。

所以,对于这起意外事故,一方面希望能依法处理,认定责任,另一方面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2021年,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明确要求,中小学校每年组织1次在校学生健康体检,对出现健康问题的学生建立档案并随访。这需要学校和家长高度重视。

来源:本文授权转载自“光明社教育家”(ID:jyjzzwx)

作者:熊丙奇

责编:褚孝鹏

校对:张子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