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中”故事

深中通道开通在即,您有怎样的期待?您与“深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中山本土摄影师、策展人张展表示,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能发挥文化桥梁的作用,促进大湾区文化交流,带领大湾区文化艺术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香山文化也可以趁这个机会走向各地。

走进“伶仃洋上现通途——致敬深中通道建设者”摄影展,红色胶片状背景板上“11位摄影师历时7年的摄影呈现”的字眼格外耀眼。7年时光建造大国重器,用影像记录下超级工程的蝶变,张展选择通过200多幅影像作品,带领观众“亲临”深中通道建设场景。

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和摄影师,张展集合了11位摄影师的精心之作,在向广大建设者致敬的同时,亦向公众展示深中通道这一世纪工程的壮丽景象和人文故事。他对深中通道即将开通表示欣喜,“我相信开通后深中通道能发挥文化桥梁的作用,促进大湾区文化交流,带领大湾区文化艺术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

记录更多元化的深中通道场景

作为“家门口”的大工程,深中通道绝对是近年来中山最热的话题之一。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将深中两地人民的期待值拉满,张展就是其中一位。“2022年的‘中山一日’活动是我忘不了的记忆,那是我和深中通道接触的契机。”张展表示,作为活动唯一受邀的中山本地的摄影师,“活动内容是拍摄中山,作为中山人,我有自己有优势——相较于其他摄影师,我对这座城市更加熟悉。正因如此,压力也挺大的,身为中山人,我要比其他人关注得更广、更深一些,深中通道就在这个时候列入了我的拍摄计划。”

2022年的4月,初次登上深中通道施工现场的张展,被眼前一幕所震撼。广阔无垠的海面上,一条蜿蜒的“巨龙”横卧其中,虽未完全合龙,但海面上的桥身足以令人惊叹。从那开始,张展便下定决心,谋划开设摄影展,为市民展示深中通道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海面上一座桥的从无到有,视觉上的冲击让群众感到神秘又新鲜。我要持续关注深中通道建设进展,用图片展示一个全新视觉的深中通道。”

每次拍摄深中通道,都能带给张展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新鲜而神秘的体验让张展期待每一次的登桥拍摄。有一次需要拍摄伶仃洋大桥箱梁吊装过程,张展从猫道最高处走到中间的最低点,再下到桥面,拍摄吊索与桥面箱梁的连接施工及箱梁与箱梁之间的焊接施工。“拍摄深中通道多年,第一次走在桥面,环顾左右,碧波浩淼,视觉再次被刷新,感觉很奇特,心情也非常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中通道建设现场。

在拍摄深中通道过程中,张展很幸运碰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摄影师,他们秉承同一个目的组建了小队,从最初的5人到发展壮大到11人。“我们相约以摄影为笔,拍摄同一个题材——深中通道,以图片记录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历史时刻,在深中通道建成前夕举办一个展览,用照片向市民呈现大桥的建设过程。”

带领观众“亲临”深中通道建设场景

深中通道灯火通明的浇筑现场、犹如钢铁巨兽般的一体船、跃然水面的人工岛、堪比航母排水量的巨型管节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奋战“大国工程”……一幕幕场景定格成一帧帧影像,仿若将观众带入到深中通道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

4月20日上午,以“伶仃洋上现通途——致敬深中通道建设者”为主题的大型摄影展在中山纪念图书馆方成厅开展,持续至6月20日。据张展介绍,每位摄影师的题材通过海量的“合焦”摄像技术,呈现给观众一个别样的深中通道摄影展。“这次的摄影展,可以说是首个深中通道成系统的摄影展览。”张展说。

摄影展共分“波澜乍起”“神力定海”“云起龙骧”“科技领航”“壮哉雄姿”和“致敬深中通道建设者”六部分,展出了200多张照片,覆盖了深中通道从立项到建设尾声的全过程。摄影展中有一个板块专门罗列了2016年12月深中通道正式开建到2024年1月的深中通道钢桥面铺装完美收官,大大小小的60余个关键节点全部列出,深中通道从无到有的施工过程一目了然。

在拍摄过程中,张展和他的同伴用光影见证湾区建设者风采。除了记录这项湾区超级工程的建设进度,张展也会拍摄一些建设者的劳动画面。看着夏日下还穿着工作服,安全带等全副武装的建设者,张展决定将以往拍摄的工人劳动场面制成图集,“炎炎夏日,因为工作需要,他们在施工的时候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了眼睛和鼻孔。身上的汗水从未停过,手上的活也一刻没有停歇,他们是深中通道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展正在拍摄深中通道建设者。

摄影展上,摘录了深中通道建设者沈卫东的摄影作品,以“来自伶仃洋的工作日志”的形式呈现了一组伶仃洋上的“第一视角”。“这位建设者有另一个身份,他是我们摄影团队的一员。”张展很庆幸有这么一位同伴,以伶仃洋自古未有的视角捕捉稍纵即逝的天地史诗,“从第一根海面上打入第一根管桩,到最后一根管桩完成。整个桥塔怎样从无开始,一直建到270米高,期间怎样架设主缆,吊装桥面,这些重大节点画面无一错过。”这组照片特意采用黑白处理,给予观众历史的厚重感。

期待更多文化交流助力香山文化传播

200多幅照片,仿若为观众开启了一条时光隧道,深中通道“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一一浮现在眼前。

看着络绎不绝的观众张展知道自己的努力在这一刻具象化了。“他们在参观展览时会驻足交谈,我就知道这次展览就没有白费。”张展说,能将深中通道的巨大体量、高超建筑技术应用通过影像的形式产传递给市民,办展的初衷就已经达到了。

前来观展的杨先生在介绍深中通道“十大技术”领先的展板前驻足欣赏,“平时我们都不会专门搜集这些资料,也不会专程到地观看。摄影展给了一个机会,让我们领略深中通道的壮丽身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像展现场。

作为一名中山摄影师,张展表示深中通道的开通,将促进两地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深中通道建设过程中,各地群众对此关注度极高,纷纷想到中山见证这项伟大工程的建设。可想而知,到了深中通道建成通车,会有更多人来到中山,各地的文化思想间交流碰撞将会更加频繁,我们本土的香山文化可以趁这个机会走向各地。”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黄敬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