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余春 曾灵

近年来,南昌县塘南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 “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将乡风文明、环境整治、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建设宜居宜业秀美乡村,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用心用情做当好群众“解铃人”,答好基层治理“千道题”。该镇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吸收党员干部、乡贤能人、人大代表、退伍军人和“法律明白人”等30余人壮大村级调解队伍,每周轮流在镇里开展流动接访,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解答群众疑惑、解决群众诉求。同时织密矛盾化解“防护网”,推动蹲村干部、网格长、网格员等工作力量“进群入格”,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让“有事找网格”成为群众习惯,让“事情在网格解决”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共接待走访群众50余人,解决实际问题20余件,化解多年积案2件,收获群众锦旗3面。

唱响“新贺郎”志愿服务队品牌,培育文明乡风。该镇打造集村史馆、党员活动中心、新风“三有”协商议事长廊为一体的张溪村移风易俗示范点,发动党员干部、《塘南贺郎歌》爱好者组建“新贺郎”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围绕政策宣传、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主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和典型鲜活的表演,通过老曲新唱贺郎歌、村村学唱贺郎歌、人人传唱贺郎歌,塑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文明新风尚。据了解,该队伍共开展文明实践婚礼服务13场,为群众节省婚庆服务费用20多万元。

“小积分”释放环境整治“大效能”。该镇在西河、石岗、富盛、田万探索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实行卫生文明户积分考核,明确积分内容、积分方式,引导党员和群众以家庭为单位,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将村民参与文明村镇创建、村容村貌提升,按基础积分进行量化赋分,明确参加志愿服务劳动、修葺绿化、路面清洁等加分项,引导群众改变生活习惯,将改善保持良好的人居环境融入日常生活。并不定期举行积分兑换活动,不仅“攒”出了和谐“村”风,还“兑”出了新颜新貌。

审签:郑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