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玉 于晓雪 张忠 王鑫 刘军 潍坊报道

5月23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家媒体的40名媒体总编辑、记者走进潍坊青州、临朐,分别参观了青州桐峪里民宿、青州博物馆以及临朐国际会展中心和齐鲁天路嵩山1号大道。

在青州桐峪里民宿,媒体采风团实地参观了别具匠心的民俗,听工作人员讲解这里是如何实现从山沟沟老村到景村融合民宿的美丽蝶变;在青州博物馆,媒体采风团遇见惊艳世界的“青州微笑”、与国宝造像对视,感受潍坊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临朐国际会展中心,实地采访系统门窗常年馆和临朐之窗;齐鲁天路上,媒体采访团参观了临朐1号大道沿途风光,实地领略潍坊临朐壮美辽阔的自然风情及乡村文化振兴带来的秀美景色。

从山沟老村到景村融合民宿

桐峪里实现美丽蝶变

桐峪里民宿村是在保留“桐峪沟”老村的基础上打造的,整个民宿村在外观上运用了传统北方四合院的建筑特点,中式的庭院结构,在内部设计上,每一套都别具匠心。桐峪沟老村因老村中有一条水沟且种植着许多梧桐树,地理位置位于山谷之中所以取名为桐峪沟村,后改建民宿为更好的体现民宿幽静的特点,所以将其改为桐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鲁晚报 张忠 王鑫 摄

潍坊青州桐峪沟村,10年前还是弥河镇最落后的一个村庄,是出了名的“山沟沟”,而如今,在乡村振兴事业的推动下,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桐峪里民宿村。

如今漫步其中已不见小村庄脏乱差的景象,相反一片石板古道绿树成荫之景,目前共建设民宿60余套,套套风格不同,每套民宿的命名更是融合青州本土文化及桐峪里的文化,民宿区配套设施齐全,如今的桐峪里民宿已辐射潍坊、淄博、北京等30个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鲁晚报 张忠 王鑫 摄

媒体团一行走到桐峪里民宿村,工作人员随便打开一扇古朴的大门,扑面而来的就是崭新的时尚民宿,时下颇为流行的玻璃结构、巨大的悬挂式壁炉、简洁的布艺沙发、天然材质的木头茶几,以及布满苔藓和蕨类的石头墙等,营造出一个别有格调的空间氛围。

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每个房间都保留了古朴自然的样子,从各个考究的细节中展露匠心,老物件木质家具、纯铜扶梯、中国最好的水泥外墙等,一点一滴的打磨,为的就是让民宿看起来既传统又时髦,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在这里获得极致舒适的居住体验。”

北京摄影家协会主席,晚报视觉新闻部主任李继辉表示:“来到青州的桐峪里民宿,感觉这里的景色真的非常不错。潍坊青州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相结合,打造了这么一个精品民宿,不仅是一个很好的避暑胜地,而且也是为其他乡村打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样板。”

藏在县城的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青州微笑”穿越千年

青州市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6万余件,国家珍贵文物3000余件,其中明万历二十六年赵秉忠殿试卷填补了我国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为海内外孤本;东汉“宜子孙”玉璧和战国玉人是罕见的玉器珍品;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的彩绘陶器、陶俑是目前我国同时期同类文物中彩绘保存最好的。最著名的藏品是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600余尊佛教造像,时间跨越北魏至北宋,长达500年。这批造像数量多、品种全,雕刻精美、贴金彩绘保存完好、跨越时间长,引起海内外的高度关注,先后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20 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被称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杰作,其先后多次到国内外著名博物馆举办大型专题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鲁晚报 张忠 王鑫 摄

来到600余尊佛教造像的所在展馆,众人纷纷举起镜头打卡;在东汉“宜子孙”玉璧和明万历二十六年赵秉忠殿试卷前,大家又纷纷感叹文物保存之完善、承载的历史之浓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鲁晚报 张忠 王鑫 摄

打卡山水之城临朐

畅述发展故事

一个隐藏在潍坊南部的沂蒙革命老区,缘何吸引众多知名媒体云集于此?

奋进中的临朐,仿佛是一片充满澎湃动能的新蓝海,迸发着乘势而上的无限潜能。又如同一匹“黑马”,屡屡在县域竞争中闯入大众的视野。近日,在山东省公布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中,临朐榜上有名,潍坊市仅2席。记者团一行在采访过程中,一路走一路看,纷纷表示临朐潜力巨大、看点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雨天自动关闭的窗户、自动感应的智能新风窗、一体化电动平移窗……在临朐国际会展中心系统门窗常年馆现场,各个展位风格迥异,如同门窗界的“炫技场”,引得记者团纷纷驻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全面构建“优势产业+会展平台”的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临朐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0.2万平方米,聚集了120余家相关企业。同时,这里也是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

在临朐,品牌已不局限于产品,铝型材产业也以品牌来“提质”、用标准谋跨越,先后参与起草或负责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1项,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2件、山东优质品牌22个,成功承办国家铝型材行业标准化会议,提升了行业“话语权”。

除了工业新质生产力,临朐县的文旅产业让媒体采访团颇为期待。今年,“齐鲁天路”的打造可谓让潍坊火爆出圈。“齐鲁天路”是由潍坊南部山区旅游路串联而形成的一条自驾游线路,是“安丘天路”“临朐天路”和“青州天路”的总称。“齐鲁天路”全长687公里,其路径曲折蜿蜒,如蛟龙盘踞在潍坊大地,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长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鲁晚报 刘军 摄

来临朐,必然要来“齐鲁天路”临朐段打卡。记者团驶入天路后,沿途一路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景色秀美。漫山林木郁郁青青,不时有受惊野鸡从树丛中掠过,行驶至临朐淹子岭房车露营公园。

很难想象,如今的“齐鲁最美田园”淹子岭村,曾几何时偏僻闭塞,五道山梁夹着三条深沟,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且以山岭薄地居多,村民收入地里来地里去,靠天吃饭,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淹子岭变成了“空心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待字闺中的山旮旯村,如何成为了游人如织的旅游胜地?守着青山绿水,惯于土里刨食的农民,又是如何端上了“旅游碗”,吃上了“生态饭”?

随着天路的打通,淹子岭村之变由此开始。一波波的游客纷至沓来,慕名来淘“山货”的游客大有人在,村里陆续建起了小米、蜜桃等特产门店,蜜桃等旅游附加产品让村集体收入“水涨船高”。“去年一年旅游业就为村里带来收入40万元。”村民王国勤笑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鲁晚报 张忠 王鑫 摄

淹子岭的变化是临朐拓宽“两山”通道,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一个生动实践。依托殷实“家底”,临朐秉持“打生态牌、念山水经、唱文化戏、走特色路”理念,打破“点性”思维,在全域旅游版图上“排兵布阵”,全面打响“灵气所钟,山水临朐”品牌。针对景点散落于阡陌之间的特点,打出“捆绑开发、提升级别、优化组合、统一包装”组合拳的同时,从各景点强基内功切入,在“处处是风景,村村有看点”上下功夫,变游客走马观花的“快”旅游,为亲近自然的“慢”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鲁晚报 刘军 摄

于是,“挥毫泼墨”山水间,美丽风景入画来。通过推动沂山换挡提速,深化老龙湾、石门坊等景区综合开发等措施,实现县内干线公路至主要旅游区、重点旅游镇、旅游乡村交通连接全覆盖,全县重点旅游景区和50多个乡村旅游点“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点上有特色、线上有示范、面上成规模”的“齐鲁乡村风情画”。

乘着“齐鲁天路”发展的东风,如今的临朐发展更有活力、生态更有魅力。在这里,农文旅融合交汇,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体验,满足了人们更高品质的生活追求;在这里,农文旅的叠加效应,作为经济转型的新动能,让临朐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自信满满、越走越宽广……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