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在四川、重庆、江苏等地,有一种植物分布非常广泛。以四川省为例,这种植物到2013年时的分布面积就达到了120万公顷,省内基本上所有的区域都有它的身影。

但是对于四川省的植物保护研究所来说,这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按理说植物的繁殖并不是坏事,为什么研究所会如此忧愁呢?

原因在于这并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入侵性极强的外来物种水花生,这种植物会给其他生物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危害,而最初在日本将水花生引进中国时人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花生的利与弊】

在文学作品中,水花生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作者们的回忆中或多或少都有水花生的影子。

符利群在《去往松花镇》中描绘了水丘湾这样一个地方,而水丘湾最不缺的就是水花生。水花生密密麻麻包裹着村子,人们用它沤肥、养猪,将它投入劳动生产中。

谭庆禄也在书中说水花生长得多,是个“鬼难拿”。别的杂草都怕除草剂,但是水花生不怕。除草剂虽然能让它的茎叶枯萎,但是它的根扎得太深太粗,没过几天又会焕发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花生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它有什么样的利与弊?它并不是完全有害的,这也是过去人们留下它的原因。但是,水花生对其他物种的威胁又究竟到了哪种地步?

水花生的专业名称为空心莲子草,民间也有叫凤眼莲的,它的真正产地是南美洲和阿根廷东北部,目前已广泛分布在全球,可见其生长力的强悍。

而水花生进入我国的时期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人将水花生引入上海郊区作马的饲料。水花生起初当作专门的饲料,后来泛滥到野外,更助长了其泛滥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初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物种的危害性,到五十年代,水花生甚至作为饲料被引进到江浙地区,后来延伸至长江流域和南方的各个省份。

除了喂养牲畜外,水花生还在河蟹培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花生的大面积出现,能够为河蟹提供栖息、蜕壳和躲避天敌的理想场所,十分有利于螃蟹的生存。

水花生还能为河蟹提供饵料,能够清除水中的杂质,为螃蟹遮挡太阳、降低温度,这些作用都极大地提高了螃蟹的产量,对于河蟹产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水花生有这些优势,但是它的不利影响更大。近年来水花生在全国的泛滥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一方面,它能够作为饲料、肥料等帮助农业生产,但另一方面,水花生对其他生物的生存产生了威胁,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水花生的泛滥成灾,与其生物特点有关。它对温度的适应性极强,耐盐性、耐酸碱性以及抗污能力都很强,这就致使水花生中所携带的污染会被带到其他动植物中,造成二次侵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水花生的繁殖能力有目共睹,即使是在温度较低的时候,水花生也能够萌芽生长。而且它的根系发达,茎叶也十分繁茂,除草后还能再生,难以轻易根除,这也是人们头疼的原因。

因此尽管多年来人们对水花生的防治想了很多办法,仍然难以得到彻底防治。而化学农药、晒干焚烧等方式又加剧了环境污染。

水花生的持续成灾对各产业的生产十分不利。以湖北天门市为例,除农作物外,水花生已经威胁到了当地的渔业、水上交通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同时也会传播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花生的危害如此之大,到底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有效的呢?

【水花生的防治】

自从人们意识到水花生的危害后,就在积极寻找消灭水花生的对策。有些对策短期有所成效,但长远来看,并不是最有性价比的方式。

目前关于水花生的防治主要有三种方式,这些方式各有利弊,对水花生防治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种方式就是物理预防。需要人工打捞或者去除,将水花生拔除后,再焚烧晒干的水花生。

这种方式有两个副作用:一是费时费力,人工成本高。二是焚烧水花生需要注意根除是否彻底,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水花生防治效果也不理想。

第二种方法是化学防控,也就是打化学药剂。选择这种方式的话,要注意在水花生开花前就洒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剂的作用,并且这要求化学药剂的浓度要较高才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洒化学药剂的优势在于省时省力,且便于推广,农户自己就可以提前预防。但是化学药剂毕竟携带大量化学成分,对土壤、其他生物以及水源等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两种方式都不是解决水花生防治最有效的方式。在多年防治成效不大后,人们发现了用其他生物来进行防控的方式。这一方法较之于前两个更有利,但也有自己的缺陷。

第三种方法是生物防控。人们找到了水花生的天敌——水花生叶甲,这种生物同样起源于南美洲,也曾多次被引入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用于防控水花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在1986年时通过与美国进行科技项目交流合作将这种昆虫引入了国内。这并不是盲从,而是在试验水花生叶甲适应我国环境且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后才引进的。

水花生叶甲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不仅对于水花生防治有效,对部分入侵植物防治也有一定效果,且它的食性单一,繁殖速度快,便于人工培育与控制,非常适合防控水花生灾害。

尽管水花生叶甲有上述优点,但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其主要危害在于降低了河蟹的产量,因为河蟹失去了水花生的依托,没有了干净的水质和充足的饵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由此可见,生物之间都是相生相克的,自有内在的生态系统。对于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象,既要用心留意提早预防,也要考虑到预防的方式是否恰当,能否承受新的不利影响。

引进新的物种对于我们来说同样是一个未知的挑战,因此我们不能盲从,而要持续研究,注意新物种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