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5月24日,在福州举行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数据局公布了首批7家全国数据标注试点基地名单,河北保定位列其中。其余六个城市分别为:四川成都、辽宁沈阳、安徽合肥、湖南长沙、海南海口和山西大同。

此次获批城市将享受国家数据局在技术创新、行业赋能、生态培育、标准应用、人才就业、数据安全等方面支持,全力推进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保定市数据局局长张闯介绍,在数据标注产业的生态构建、能力提升和场景应用等方面,保定先行先试,构建了“一核引领、三区联动、多点支撑”的数据服务产业发展布局,集聚起数据服务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超3万人,科大讯飞、百度、浪潮、小米、数据堂等头部企业相继落户保定,2023年累计开展数据标注业务量22.35亿条。保定已建成政务一朵云、一张网,承载35个部门22个区县的240个信息系统,市级公共数据基础资源库储存数据资源1063类、近百亿条。保定培育了“7+18+N”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前景广阔。保定还有19所高校、28万在校生,产业人才充足,“政校企”三方建立的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可为保定持续输送数据服务人才。这些优势都为保定建设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和提供了支撑。

据悉,2021年以来,保定着眼强基、兴业、善政、惠民总目标,聚焦“1499”工作体系,坚持“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双轮驱动,全力推进数字保定建设,持续激发数字“牵引力”,数字经济指数稳居全省前列。此次承接国家级数据标地建设任务,于保定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城市发展机遇。张闯表示,在未来工作中,保定市将建设智能标注实训、一体化智能标注、人工智能技术评测等平台,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电力高端装备等行业高质量数据集,赋能传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形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协同联动、竞合共生的数据标注产业生态体系,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化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

数据标注是大部分人工智能算法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简单来说,数据标注是对未经处理过的语音、图片、文本、视频等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转变成机器可识别信息的过程。国家数据局在首次全国数据工作会议上曾透露,将开展数据标注基地试点,探索建设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充分发挥地方配套支撑作用,在数据标注产业的生态构建、能力提升和场景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集聚龙头企业,促进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祝龙超、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