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游仪

眼下,正是苦笋丰收的季节。近日,走进四川峨眉山市绥山镇荷叶村,沿路都是村民们打包、称重苦笋的热闹场景,他们正等待收购商上门集中收购凌晨采摘的新鲜苦笋。

为促进苦笋产业化发展,荷叶村实施“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开展农技培训、拓宽销售渠道、打造有机品牌,并先后取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凌晨两三点就上山挖笋子了,上山就要一个小时,好在每天有大车来收笋子,今天挖了5 背篓,能卖400 多元。”提起收获,荷叶村九组村民张丽群笑得合不拢嘴。她家种了6 亩苦竹,每年从4月底至6 月中旬,仅靠卖苦笋就能收入近7000 元。自从合作社成立后,引进苦笋收购批发商进村收购,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卖掉苦笋,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这里的高山苦笋苦中带甜,口感好,高峰期我们一天要收30多吨苦笋,销往宜宾、成都、攀枝花等地的超市、餐厅、农贸市场,产品供不应求。”批发商沈纯清已经连续10 年到荷叶村收购苦笋。像他这样的收购商还有很多,每年这个时候,他们就开着货车穿梭于荷叶村各个生产组,一筐又一筐、一车又一车,让深藏大山的美味“飞”出大山,“飞”进千家万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荷叶村目前有苦笋6000 余亩,年产量超1000 吨,依托卖苦笋、卖老竹,“一竹两收”创收近600 万元。同时,荷叶村属环峨眉山医康养度假带,通过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业,挖掘苦笋、脆红李、茶叶、猕猴桃“四宝”,开展采摘游、乡村游,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曾梦园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