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子,打比赛,是顺义区薛大人庄村民一项传承了几十年的传统。2006年全村拆迁上楼后,这些鸽子也跟着村民一起住上了“新房”,17年过去了,翠一社区还有近30户居民在楼顶饲养鸽子。2023年,属地街道下发通知清理鸽笼,这让养鸽户与小区居民沉积多年的矛盾浮上水面。在同一个小区,象征和平的鸽子为何无法与人和谐共处?

《向前一步》节目搭建沟通平台,邀请街道、小区居民、养鸽户首次进行面对面交流,追溯养鸽背后的情感起源,疏解邻里之间的利益矛盾。多方努力之下,能否找出 “鸽声”与笑声在城市发展中的共鸣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离场:不认可“指责”

录制一开始,多位居民轮番讲述自己生活在大量鸽子环境中,存在的种种困扰。受伤的车漆、携带的病菌、漏水的顶棚、被占的消防通道……样样都让这些居民苦不堪言。而养鸽户完全不认可这些指责,他们认为自己养的“赛鸽”跟普通鸽子不一样,都是昂贵的品种,也需要干净的环境,那“赛鸽”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不会对他人和环境造成影响吗?居民们在这次沟通中首次大胆开麦,说出不满,导致养鸽户赵先生气愤离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离场:凭什么“拆除”?

录制现场社区书记拿出近两年百余人次的投诉件,指出小区有居民“看样学样”——“你能盖鸽子窝,我就能占绿地”,鸽笼的存在,成了社区环境治理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盖鸽子窝,他盖的时候为什么不制止”,随后现场一位饲养鸽子的阿姨大声喊出了养鸽户们的疑问,社区方面对此会如何回应?鸽子对这些养鸽户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让他们对拆除鸽子笼如此抵触?让人没想到的是,“搬迁的时候让养鸽子,现在管,糊弄我们老百姓呢”,一句话撂下,养鸽户第二次离场,录制再次中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次离场:哪来的“禁飞”?

敞开心扉的真诚沟通,才是化解矛盾的最好方式。经过耐心的讲法、讲理之后,养鸽户对鸽子笼属于私搭乱建几乎没有异议,他们的担心是“公共利益我们维护,后续安置怎么办”?街道方面立刻拿出多套解决方案,养鸽问题似乎见到了曙光。然而,当社区书记指出“这里属于首都机场禁飞区域”、街道方面表示“禁飞区之外才能养,这是法律底线红线”后,现场沟通再次陷入了僵局。禁飞的规定来自哪里、这个小区到底是不是处在禁飞区内、又能否圈养鸽子?在相关部门给出解答前,养鸽户们第三次集体离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沟通持续5个小时,我们听到了普通居民的苦恼,养鸽居民对传统的坚守,在中国成立70周年时,天安门广场放飞的7万羽信鸽,就有翠一社区养鸽户的鸽子,那份自豪和付出也让人动容。邻里和谐、生态和谐都要推进,个体利益和城市发展都要保证,最终,现场各方能否就鸽子的安置方案达成共识?象征和平的鸽子会不会实现自身的象征意义,给居民生活带来和气与安宁?敬请关注本周日21:05北京卫视《向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