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湾区大号地铁”今日开通啦!你乘坐了吗?

5月26日,广佛南环、佛莞城际正式开通运营,新开的两条城际线路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实现“四线”贯通运营,这条全长258公里、横跨5座城市、呈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将佛山、东莞中心区纳入广州半小时通勤圈,肇庆、惠州中心区纳入广州一小时通勤圈,加速形成大湾区轨道交通新格局。

随到随走,乘着这条“湾区大号地铁”到肇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这份游玩攻略带你畅游肇庆

七星岩

七星岩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岭南第一奇观”的美誉,景区主要有水月岩云、天柱摘星、千年诗廊等景点,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星岩。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景点内岩峰挺秀,湖水清澈,山环水绕,相互映衬,绰约多姿,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有着“桂林之山”“杭州之水”的特点,被誉为“人间仙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亮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区内的摩崖石刻共有531题,其中石室洞有333题,于195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岭南地区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牌坊广场

七星岩牌坊是肇庆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混凝土的仿古建筑,上方镶嵌了朱德元帅亲笔挥毫的“七星岩”三字,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牌坊广场

牌坊广场夜晚音乐喷泉也是肇庆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采用了漂浮式弧形设计,具有二维数控和扇形水幕两种形式,水型和灯光的组合,效果多彩纷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显才 摄

紫荆西堤特色街区位于星湖牌坊以西,是牌坊三大景点之一,项目通过集装箱和流动摊铺的形式组建了数十个网红打卡点,把宋文化和国潮文化等元素相互结合,并融入了市区主题特色,是一个现代化的潮流街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小明 摄

此外,牌坊广场与牌坊公园、七星岩景区、绿道相连,风光优美融合一体,是市民、游客闲游漫步的好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湖国家湿地公园

拥有丹顶鹤野外繁育基地的星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肇庆七星岩景区,是“中国最美的湿地公园”之一。该湿地公园主要范围包括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里湖、仙女湖和调洪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顶鹤在嬉戏。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平 摄

位于仙女湖的小鸟新天堂,面积达22公顷,是星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特别是鹭鸟)的主要栖息地和繁育地,也是星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生态保护区,成千上万的鸟儿在此栖息,一派和谐共生的祥和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瑞伟 摄

波海公园

波海公园是星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一部分,沿湖开阔湖岸,能一览星湖“山湖城”的绝美风光,是市民散步、游玩、绿道骑自行车游玩的好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波海公园 张晓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月岩前

岩前村被誉为肇庆“鼓浪屿”,在这里,可以体会肇庆的“慢生活”。岩前村位于七星岩景区东侧青莲湖畔,拥有风格各异民宿、小资情调餐厅、特色酒吧等网红打卡点以及“肇庆市特色美食街区”“肇庆市星湖风情酒吧街”。2022年,岩前村入选第三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岩前村夜色。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笑 摄

鼎湖山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于1956年,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首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有“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美誉,还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沿途泉水潺潺,空气中充满了负离子,飞水潭处瀑布,从“天”而降,蔚为壮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耀明 摄

今年,话题“总要去一次鼎湖山扔许愿球吧”火遍全网,吸引不少游客前往鼎湖山宝鼎园打卡。据悉,鼎湖山宝鼎园于2000年建成,占地约1.3万平方米,园中的九龙宝鼎及端溪龙皇砚曾被上海吉尼斯大世界列入了世界之最。九龙宝鼎高6.68米,口径5.58米,重16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鼎湖山宝鼎园人流如织。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婉怡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志锴 摄

砚洲岛

砚洲岛是广东省最大的江心岛,因“掷砚成洲”的传说而得名,在这里你可以骑自行车环岛而行,参观错落有致的古巷古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砚洲岛 伍志锴 摄

砚洲岛是儒鼎宝岛,侨乡文化底蕴深厚。孔学大师、归侨典范陈焕章是砚洲人,集清朝进士、留洋博士和三位总统顾问于一身,其故居“励刚家塾”(康有为提字),是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拯“包青天”在端州任知州三年,砚洲岛之名正源于他“掷砚成洲”的传说。包公楼每年迎来众多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瞻仰,体现了儒学传统在砚洲岛的传承和发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公楼。朱健兴 摄

六祖寺

六祖寺位于四会市贞山风景旅游区内,是后人为供奉禅宗大师六祖惠能而建。寺庙四面环山,景色宜人,香火鼎盛,是众多六祖惠能寺院中规模最大、最为肃穆壮丽且唯一被命名为“六祖寺”的寺庙,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川 摄

贞山风景名胜区

贞山旅游度假区是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已形成贞山景观、贞仙宫、仙踪觅迹、天音塔、九瀑九潭、六祖寺、山湖景区、等主要景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会贞山风景区云海。黄德坚 摄

景区内曲涧澄潭,翠色岚光,蔚然深秀,当雨过天晴,遍山青翠欲滴,景色迷人。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青山、溪水、天音塔、贞仙宫、六祖寺等旅游资源汇聚于此,这里还拥有极具诗意山水画境的原生态田园风光和乡村聚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贞山风景区你可以沿环山绿道行走听欢快鸟唱、闻醉人花香、赏画意美景、享天然氧吧,也可以登上天音塔俯瞰整个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南山森林文化公园

大旺大南山森林文化公园位于肇庆高新区龙湖居委会大南山,处在北回归线附近,与四会市、佛山三水区交界接壤,于2021年10月开始建设,面积176.09公顷,森林覆盖率97.5%,为县级森林公园,也是大旺最大的天然休闲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旺大南山森林文化公园。王振宇 摄

大旺大南山森林文化公园生态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园内分布有桫椤、樟树、禾雀花等珍贵野生保护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叠水瀑布。王振宇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禾雀花。王振宇 摄

还有这些“宝藏”美食不能错过!

作为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风光秀美的肇庆蕴藏着独特的饮食文化,众多特色美食令人垂涎三尺。

肇庆裹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裹蒸是肇庆著名的特产,是历史久远的春节传统食物及馈赠亲友的礼品。裹蒸内料以糯米、脱衣绿豆、猪肉为主,外用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包裹,热食清香四溢,入口松化爽滑,被誉为“舌尖上的珠江恩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 多彩肇庆

裹蒸有多种吃法,既可以煮好后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入切碎的芫茜、葱、炒香的芝麻粉以及适量花生油和酱油,还可以蘸上蛋浆后用猪油煎至金黄再食。

疍家糕

疍家糕自古流行于西江肇庆段一带的水上人家,平滑柔软,层层分明,可“盐”可“甜”,色香味俱佳,以“软、香、滑”闻名,是疍民在民俗节庆、喜庆节日制作的食品,也是疍民登门拜访的常备“手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疍家糕层层相叠,寓意“长长久久”,寄寓了疍民“积德、积福、积财”的祈盼。凡是民俗节庆,疍民会将蒸好的千层糕切成菱形小块,

每四块叠成一盘,全家聚在一起吃糕,取“步步高升”的吉祥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鼎湖文㞧鲤

鼎湖文㞧鲤主要以在塱塘生长的肇实、茆草、野生马蹄、稻草等水生植物为主要食物,这使得文㞧鲤具有肉质清甜嫩滑、骨骼柔软,鳞薄脆滑,吃了不燥热、不上火等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㞧鲤最佳的烹饪方法是清蒸,这样能够保留文㞧鲤的原汁原味。清蒸时,把鱼对半剖开,鱼皮向下,鱼肉向上,不用放姜和酱油,只需放盐、少量陈皮(果皮)碎,蒸煮5分钟,出炉后加上花生油撒上葱花即可上桌。蒸煮后的文㞧鲤肉质雪白,鱼肉肥嫩、鲜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鼎湖上素

鼎湖上素是鼎湖山庆云寺特有的素菜,所以称“鼎湖上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菜取材讲究,选取上好的冬菇、草菇、发菜、雪耳、木耳、石耳、银耳、笋干、腐竹、粉丝、黄花菜等原料。

其中,10多种材料用清水浸发、洗净、逐一煨制,再加上葱、蚝油、花生油等配料,用猛火共煮。色泽鲜艳、芳香扑鼻、甘香脆口、爽滑鲜甜是“鼎湖上素”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要罗氏虾

高要作为“中国罗氏沼虾之乡”,拥有12万亩罗氏沼虾养殖面积,产量与综合产值均占全国一半左右,是养殖行业的“香饽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猛鲜活的罗氏沼虾。 陈彦成 摄

罗氏沼虾还是广东省名特优农产品品牌、粤字号农产品以及全国著名水产品牌,养殖罗氏沼虾已经成为高要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清蒸、白灼、油淋、干煸、红烧、盐焗、生腌、刺身......适合罗氏沼虾的烹饪方式,可谓是“十只手指都数唔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烧罗氏沼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氏沼虾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要茶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要茶果是一道高要特色小食,由面团填入馅料后或油炸或蒸制而成,寓意庆祝丰收与团圆。茶果多为金黄的颜色、饱满的形状,其味道酥脆软糯,更因制作时需要不停翻动,有“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的好意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煎堆最开始是以茶果的形式出现在高要西南地区。高要的“茶果节”源于唐末,又叫“行村节”,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高要西南地区多数乡村的传统节日。

四会茶油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油鸡是四会市的特色美食,选用野山茶油和本地土鸡烹煮,常有“不吃茶油鸡不算到过四会”的说法。因为茶油沸点高,所以煮出来的鸡肉皮酥肉嫩、咸香入骨、鲜滑无腥味。

封开杏花鸡

杏花鸡因主产地在封开杏花镇而得名,当地又称“米仔鸡”。杏花鸡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养殖历史。因其品质优良,被誉为广东三大名鸡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开杏花鸡。封开县融媒体记者 柴嘉蔚 摄

杏花鸡具有“玻璃皮、蔗渣骨”等特点,其烹调方式可谓是千变万化:用于制作白切鸡,鸡味浓郁,皮薄肉滑,骨细香脆,入口惊艳;此外,还能制作成一品鸡、纸包鸡、陈皮桂花鸡、茶叶焗鸡、首创紫葵麻椒鸡、牛大力杏花鸡火锅、鲍鱼炆鸡等,每一种做法都让人味蕾大开、食指大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