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枣农在冬枣大棚里进行管护作业。杨永生摄

在临猗县庙上乡,几乎家家户户种植冬枣,这里的村民凭借种植冬枣致富,对冬枣有着别样的情怀。
5月20日,记者在庙上乡张庄村冬枣设施栽培示范园看到,村民滕红革正头顶着兼具杀虫喷药多重功能的植保机喷洒农药,脚下是一字排开的滴管设备和具有保温、遏制杂草生长功能的防草布,身旁是监测温度和湿度的电子传感器,现代智慧农业气息扑面而来。“以前枣树管护需要打药,请工人修枝、拨芽,一亩地就要花费近千元,现在这种智慧大棚基本不用再聘用工人,一个人就能轻松管理。”
据了解,庙上乡冬枣种植历史悠久,现有种植面积10万亩。该乡的冬枣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三次革命性飞跃。进入新时代,随着农产品消费升级,该乡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强力推进冬枣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多元化发展,如今,以技术创新、产业融合、资本化运作等为特征的“鲜枣产业4.0”方兴未艾。
近年来,临猗县聚焦乡村振兴建设,围绕产业发展,结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大力打好枣业牌、文化牌、旅游牌。依托涑水河横穿庙上乡的优势,精心布局了观光旅游带。以枣业博览馆为核心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文旅综合体验区,涵盖现代枣业科技展示、特色民宿餐饮、民俗文化深度体验等多个板块。同时,聚焦“好想你”冬枣深加工,形成了一条集鲜枣交易、会展、物流、电商、深加工、研发于一体的全链条冬枣产业生态。
为促进冬枣产业健康发展,该县鼓励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围绕鲜枣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普及推广直播售货、地头带货模式,引进有实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入驻枣园,助力冬枣产业发展。
目前,随着夏日的到来,在山东庄村,临猗县益康枣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空院子改造的“枣园驿站”开始热闹起来。“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团体来这里搞团建,每到周末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收入也相当可观。”村干部李保家介绍,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农家乐逐渐受到市民的青睐。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该公司将继续推出新的游玩项目和特色活动,让游客在游览乡村风光的同时,感受到“枣乡”的独特魅力。
站在庙上乡枣业博览馆远眺,万亩枣海碧波荡漾,设施大棚连绵起伏,一阵暖风吹过,扑面而来的枣花香沁人心脾,不远处“中国鲜枣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标语格外醒目。
沿着博览馆南边的巷子往山东庄村走,以乡愁和“枣”为主题的各色墙绘无处不在,特别是反映山东庄人迁徙、客寄、翻身、致富的“那年那人那事”令人感慨万千。这里有乡情浓郁的时光隧道,有重现传统酿酒工艺的老酒坊,有诗情栖居的农家乐民宿,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游蓄势待发。
2024年4月,临猗冬枣专业镇被运城市列为第二批重点专业镇。该县借此东风,积极构建庙上乡冬枣+休闲娱乐、冬枣+文化体验、冬枣+观光旅游等发展新模式,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集生态、科技、文化、运动、休闲、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山东庄村就是该县构建城乡融合、农文旅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目前,该县庙上乡共拥有国家级示范合作社4个、省级示范社4个、市级示范社3个,先后注册了“庙上红”“特贡”“脆康”等20多个冬枣品牌,有力辐射带动了全域枣业提档升级。举办鲜枣文化节,建成枣业博览馆,打造文创艺术枣果,临猗县冬枣专业镇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特色致富路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