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帮忙,缅北四大家族毁灭!下一步,会对妙瓦底动手吗?2024年5月27日,公安部在北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国公安机关在发展和惠民生工作方面的相关情况。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李国忠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公安机关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一直是一个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全国公安机关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制定并实施了“四专两合力”总体思路,统筹推进打击、防范、管理、控制和宣传等各项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194.5万起,全国单月立案数同比连续8个月下降,被骗损失金额下降近30%,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自2023年7月以来,公安机关在打击缅北涉我犯罪专项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战果,共移交4.9万名电诈犯罪嫌疑人。这其中,包括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的成员。白所成、白应苍、明珍珍、魏怀仁、刘正祥、刘正茂等重大犯罪嫌疑人悉数被抓捕到案,标志着这些个臭名昭著的犯罪集团遭到毁灭性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公安部组织了多次专项行动。根据此类案件的特点,公安机关开展了大案攻坚,并持续部署“云剑”、“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组织区域会战和集群战役。

依法严厉打击境外诈骗集团以及境内推广引流、转账洗钱、技术开发和组织偷渡等涉诈黑灰产犯罪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2万名,其中包括诈骗集团幕后“金主”骨干426名。这一系列专项行动有效打击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了显著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安部还通过深化联合执法,加强国际合作,打击境外诈骗窝点。依托国际执法合作机制,公安部先后派出多个工作组赴东南亚相关国家,捣毁境外诈骗窝点37个,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同时,公安机关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推进综合治理,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行业监管,全力挤压涉诈违法犯罪空间。这些措施有效减少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提高了打击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方面,公安机关也做了大量工作。立足于预防在先,全力推进预警劝阻和技术反制工作。自2021年以来,国家反诈中心累计下发指令6.6亿条,公安机关累计见面劝阻1844万人次,会同相关部门拦截诈骗电话69.9亿次、短信68.4亿条,处置涉案域名网址1800万个,紧急拦截涉案资金1.1万亿元。这些措施有效预防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减少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

尽管缅北“四大家族”遭遇毁灭性打击,但在缅甸妙瓦底地区,电信诈骗犯罪依旧盛行。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妙瓦底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边界管理薄弱,为电信诈骗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该地区地处缅泰边境,人员流动频繁,且区域内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给犯罪分子提供了隐蔽的环境。同时,当地政府管理力度不足,执法力量薄弱,使得犯罪分子能够在该地区轻松进行非法活动。

其次,电信诈骗犯罪手法不断翻新,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技术性。犯罪分子通过不断变化的诈骗手法和技术,躲避执法机关的打击。特别是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犯罪分子利用虚拟电话、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技术手段,使得追踪和取证难度大大增加。同时,他们还通过暗网交易,购买和出售个人信息,进一步扩大了犯罪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妙瓦底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居民收入水平较低,部分人迫于生计,铤而走险参与电信诈骗活动。同时,缺乏有效的就业机会,使得一些年轻人误入歧途,成为电信诈骗犯罪的帮凶。

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公安机关仍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对妙瓦底地区电信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还需要加强预防宣传,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减少受骗上当的可能性。只有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才能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蔓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尽管公安机关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缅甸妙瓦底地区,电信诈骗犯罪依旧盛行。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尽管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犯罪分子总是能够找到新的手法和途径继续进行犯罪活动。

而且,国际合作的复杂性和难度,使得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效果并不如预期。同时,也有人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电信诈骗犯罪问题,需要在加强打击的同时,注重预防和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加强预防宣传,提高公众防范意识,也是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才能真正解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