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丢,大家也可以在“事儿君看世界”找到我

关注起来,以后不“失联”~

24岁的印度北方邦女孩Shivi Dikshit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网红,在社媒Instagram上有15万粉丝。

她的社媒内容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分享,却总能收获相当可观的播放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婆罗门网红Dikshit)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Dikshit的视频和图片常常会标记一个Brahman,是印度种姓制度里婆罗门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ikshit展示婆罗门女孩日常)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印度年轻网红开始像Dikshit一样的,通过宣扬自己的种姓来获得流量和追捧,这样的趋势愈发明显…

不少人对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有所了解:

这是一套发源于印度教的等级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

种姓制度将印度人分成四种等级,自上而下分别为: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还有一种被称为达利特的种姓,处在四种姓之下,被称为“不可接触”的贱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种姓制度层级图)

从古到今,这种等级制度不仅规定了各种姓的阶层地位,还限制了他们的权利和职业范围,是一种宗教加持下的系统性歧视。

虽然印度自1947年独立后,就从法律层面上废除了种姓制度。

然而在今天的印度社会,这种根深蒂固的古老制度依旧如影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名达利特被高种姓用棍子抽打)

高种姓对低种姓的压迫和欺凌,高种姓比低种姓享有更多特权,一直在印度社会广泛存在:

高种姓者常常享有更好的教育,更多的职业,更体面的生活,而低种姓者在这些方面没有相应的保障。

甚至日常生活中,高种姓会因为一些小摩擦(比如被低种姓踩到了影子),而当众殴打低种姓…

而在社交媒体上,种姓文化依然存在,种姓不仅成为了年轻网红吸引流量的标签,也成为了种姓制度的舆论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婆罗门的日常)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Shivi Dikshit这样的婆罗门,以及Simi Jadhav这样的达利特女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利特网红Jadhav)

Dikshit不遗余力地宣传婆罗门社区的优越和美好,Jadhav也费尽心机展示达利特社区的种种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Jadhav展示达利特的日常)

可一旦贴上了种姓的标签,便不可避免会陷入种姓制度的社媒争斗。

比如,曾经有婆罗门网红宣称,只有婆罗门团结起来才能建立一个好的印度教国家。

身为达利特的Jadhav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她认为婆罗门社区的这种想法很荒谬,只会将达利特社区边缘化,达利特在获取更多教育,就业,和生活尊严的进程也会戛然而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婆罗门女孩Dikshit)

在不少媒体看来,这些网红一边宣扬自己的种姓身份,一边又反对种姓制度的种种弊端和不公,显得有点自相矛盾。

一位印度社科研究院专家就指出:

“这像个悖论,一面主张自己的种姓是受害者,一面又宣称不惧怕任何人。”

而无论婆罗门还是达利特网红,她们公开宣扬自己种姓的做法,都招致了不少网络仇恨和暴力。

同样遭遇仇恨言论,婆罗门和达利特的待遇却是天差地别的。

一位婆罗门网红Samiksha Sharma现身说法,称自己常常被人私信攻击,指责她宣扬婆罗门的优越性,是在“分裂印度人”。

但Sharma终究是不以为然:

“我可不这么看,我从婆罗门社区获得灵感和鼓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婆罗门女孩Sharma)

而一位曾经在社媒上小有名气的达利特记者Suprakash Majumdar,却被仇恨和种姓歧视言论喷到退出社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骂到退网的达利特记者Majumdar)

他愤怒地写下一篇文章控诉社媒上的“种姓文化”,称如今的印度社媒上,依旧是高种姓人群占统治地位。

他这样的达利特只能被迫保持沉默,否则就会遭到网暴。

要彻底消除一项延续了3000年的传统(糟粕),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ef:

https://sg.style.yahoo.com/indian-women-trumpeting-caste-instagram-213726576.html

https://www.instagram.com/seemu_jadhav14/

https://www.instagram.com/shivi___pandit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