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至5日,是东台市春茧开秤收购的日子,仿佛听到集结号一般,蚕农们从四乡八村运载着新鲜蚕茧聚集到就近茧站踊跃交售。东台市3万户蚕农,一天内就交售八九成,效率之高步调之齐整,反映了东台市蚕桑生产的高水平管理和精细化的组织程度。

5日上午,记者在全国最大的茧站——富安镇富南茧站看到,蚕农们大车小车满载着刚收获的蚕茧在收购窗口前排起了长队,脸上绽放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蚕茧匀称,个个体形饱满,主要得益于公司技术辅导做得好。”排在售茧队伍中的蚕农张英兰解开一只装满鲜茧的袋子口气笃定地说,“产量起码在100斤上下。”

养蚕大户赵荣华足足拉来了两卡车鲜茧,一边指挥运茧车开进茧站绿色通道,一边向记者掰账:“今年行情特别好,我长了108亩桑树,春蚕发种90张,每张种产量看来都在100斤朝外,预计收入大概在32万元左右。”

富安素有中国茧都的美誉,全镇有1.5万户蚕农。虽然今年蚕桑生产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气温过低、温差过大等灾害性天气,但富安蚕农在龙头企业、蚕业合作社的带领下,对桑蚕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用绣花般的功夫精养细管,硬是在低温之年拼出行业小阳春,在江苏省春蚕发种量总体减少15%的情况下,该镇春蚕发种量与去年持平,春茧单产、价格均超历史。

富安茧丝绸公司董事长卢克松介绍,通过蚕种统一供应、蚕药统一品种、技术统一管理,富安蚕茧户与户之间质量差不多,产量和品质一致,基本上每个茧都能成为6A级原料。

茧款结算曾经是蚕茧收购环节的一大痛点,由于蚕茧收购集中短促,资金潮瞬间涌来,以往人工结算蚕茧款,发放效率低,还容易出差错。为此,东台农商银行专门开发出一体化智能蚕茧收购平台,通过运用移动互联网、智能识别技术,助力收购人员快速准确完成数据采集和收购流程,做到每笔业务实时结算,蚕农售茧现款秒到。

“到目前,我们合计收购8300户,资金结算超6500万元。”带领40多人团队在现场服务的东台农商银行富安支行行长崔青说。

东台市共有桑园面积5.66万亩,其中养蚕面积5.2万亩,春蚕发种近7万张。今年春茧张单产近5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69元,最高达71元。两天时间,东台市收购春茧3100吨,结算蚕茧款2.2亿元。

(来源:东台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