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苏州报道

年幼时的一次疾病,让周科丰的身高停在了一米四,自卑和迷茫困扰了他多年。直到7年前,彼时已经36岁的他来到了苏州,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位于苏州市若邻生产加工外包服务(苏州)有限公司(下称“若邻”)里,记者见到周科丰时,他正在与一群身高相仿的小伙伴玩着套圈的游戏,那是他们闲暇时经常进行的娱乐项目之一。

据记者了解,若邻公司还有一个别称叫做“迷你村”,因为这里有着一群像周科丰一样平均身高不足1.4米的“袖珍人”员工。

一条充满温情的流水线

2017年10月,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周科丰来到了“若邻”,在此之前,由于个子矮小,周科丰从未尝试过稳定的工作是什么滋味。

“因为软骨发育不良导致的身高问题,从小就让我备尝冷眼。18岁退学后,我一直尝试找工作,但是,由于身高,很多地方都不要我。为了生存,我卖过茶叶蛋、打过零工……我特别羡慕有一份稳定工作的人,当朋友告诉我苏州这家公司招聘残疾人时,我正在外地打工,为此,我连夜坐火车就赶了回来。”提及过往,周科丰仍然唏嘘不已,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当得知自己面试通过后,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不敢相信自己也可以有份固定的工作了。

就这样,周科丰留了下来,干起了贴标签的工作。

“虽然条件不如人,但普通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周科丰称。

2021年,两个与周科丰身体情况相似的朋友找到他,希望也可以拥有一份这样的工作,通过周科丰的介绍,他们也留了下来。在此后的招聘中,周科丰介绍了不少像他一样的“小个子”来到若邻,随着人数越来越多,周科丰建议建立一条“小个子”贴标签流水线,当年,周科丰成为流水线线长,独自带领20多名“小个子”员工。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为别人撑伞。2022年底,周科丰心里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希望帮助更多残疾人找到工作。他和若邻总经理姚熊勇商量,建议打造一个助残品牌,姚熊勇当即表示支持。

“在家里,感觉全世界就我一个小个子,周围人也都把我当成异类,在这里,我们有很多小伙伴,白天一起上班,下班后一起做饭,周末还一起出去烧烤、游玩,特别开心。”周科丰告诉记者,由于每天都很充实、很开心,他的身高长了好几厘米。

2023年,若邻“迷你村助残品牌”正式揭牌,周科丰荣升为“村长”。在这个倡导开放包容的就业环境下,周科丰先后带领着几十名员工活跃在独特又暖心的“小个子”生产线上,争取发挥每一位残疾员工的特长,让他们都能有机会拥抱出彩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周科丰还不是来若邻时间最长的袖珍人,37岁的顾淼,苏州本地人,一个开口说话就笑容满面的姑娘。2岁时,家人发现她的四肢比例不太协调,同时,体型也比同龄的孩子偏小,经过医院确认为软骨发育不良,身高长到1米3几的时候,就没再变过。

与周科丰一样,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直是顾淼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8年前,顾淼所居住的社区推荐她来到若邻,自此便未离开。

“我主要负责质检的工作,收入稳定,关键有一群小伙伴,工作之余,我们有更多共同的爱好和乐趣。”顾淼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间隙,还不忘把刚才套圈所得的薯片往记者怀里塞。

“我们更多的是相似,而不是不同。”若邻墙上的这句标语,是万千残疾人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示各式才能,拥抱社会职能,发挥乐观向上精神的最佳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建引领,打造“邻有和、邻有爱”助残格局

“若邻”出自唐王渤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寓意同在四海之内,如同比邻而居。

姚熊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若邻是一家致力于推动残障人士就业的社会企业,总部位于西班牙,为多家世界知名企业提供食品、化妆品、医疗配件、汽车配件等生产流程外包、库存管理、再包装增值服务、残疾人技能培训等配套服务。

1996年,位于西班牙的总公司接待了来自中国的轮椅篮球队开始,缘分让彼此间的距离越来越近。2011年,若邻落地苏州,公司成立13年以来,先后吸纳了300多名残疾员工,目前残疾员工占比78%,其中,大部分都来自同一个地方——胜浦街道浪花苑社区。

早在2011年11月,浪花苑社区便与若邻就进行了结对共建,在胜浦街道“五型党建”引领下,以“五位一体”组织网络为基础,社区充分利用“江苏省充分就业示范社区”资源优势,通过“1355”工作模式,以促进残疾人就业为目标,打造了特色党建品牌“同在蓝天下”。

依托品牌建设,社区党委班子充分挖掘社区热心党员,形成残疾人就业帮扶小组。党员先锋对辖区内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登记指导,推荐面试引导其就业,与企业、残疾人进行双向反馈,提供动态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了解获悉,浪花苑社区的助残工作只是一个缩影,2022年,胜浦街道“残疾人之家”正式开始运营。整个“残疾人之家”建筑面积约800多平方米,涵盖辅助性就业工作室、康复服务区、辅具租借区、日间照料室、宣卷馆、心理咨询室等服务阵地。

结合党建主题,“残疾人之家”与金苑社区党委共同建立了“近邻友爱”党建品牌。以“大邻里”为主概念,充分挖掘周边企事业单位结对共建,积极调动辖区残疾群体自治活力,打破“邻”隔阂,实现“邻”服务,打造“邻有和、邻有爱”的新格局,让残疾人尽享家门口的便民、利民、惠民小幸福。如每年的助残日,“残疾人之家”便会推出主题趣味运动会,并邀请周边爱心企事业单位共同参加。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落实,是“残疾人之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胜浦街道“残疾人之家”积极引进符合残疾人需求的手工项目,组织开展辅助性就业劳动,并按月发放与劳动成果相对应的报酬。目前,已有几十名残疾人签署了辅助性就业协议,并已常态化加入辅助性就业队伍。

姚熊勇表示,推动更多残疾人融合就业这一目标,不仅需要赋能残疾人社群,还需要更多非残疾人士的加入,与残疾人一道直面公众对残障的传统观念和态度,进而去改变和行动,促进社会文明和创新,共创残障融合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