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清网风暴席卷而来,江西九江市那藏匿了17年的逃犯徐心联,顿时成了众矢之的。局长发出铁令:“无论生死,必须找到他!”于是,一场追捕逃犯的较量悄然拉开序幕。

11月28日晚10点,九江市公安局一行人悄悄进入到杭州净慈寺,他们看到一辆奥迪A6车停在车库,立刻派人封锁了各个路口,随后以“消防检查”的名义敲开了释惟迪和尚的房门。

看到警察,惟迪惊愕不已。警察表明身份,轻声一句“别出声”,便轻轻地将手铐扣上他的手腕。惟迪毫无反抗,默默无言,顺从地跟随警察步入了警察局的大门。

经过基因检测,警方终于揭开了惟迪法师的真实身份——潜逃17年的徐心联。昔日那个初中未毕业的小混混,如今已蜕变为拥有浙江大学本科学历的得道高僧,管理着两所全国闻名的寺庙,真是世事难料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友不慎,带头行凶】

徐心联,江西九江沙河镇杨花村的农家子弟,祖辈深耕厚土。他有个远嫁他乡的姐姐,和两个陪伴他成长的弟弟。尽管家境普通,但他们间的亲情,却如同田间的沃土,深厚而绵长。

徐心联因家境贫寒,15岁便辍学。父亲心疼他,便托人介绍他到庐山区学修汽车发动机。

在那时,学会这门手艺就像拿到一把钥匙,打开了安身立命的大门。他深知机会难得,便刻苦钻研,希望用技术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徐心联正处于叛逆期,他偷偷跑到了河南少林寺学习武术,被父亲找到后一顿捶打,挨完打后的徐心联无奈,只能安心在修理厂继续当学徒。

1994年,21岁的徐心联早已出师,工资一个月800多元,在当地已经算收入颇丰。有一天,他去找同学王军民玩,偶然认识了四处游历,见多识广的张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勇热情地对徐心联说:“你知道吗,海南现在可是个快速致富的宝地,一个月就能挣到好几千呢!你跟我一起去吧,咱们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财富传奇!”

徐心联原本舍不得安稳的饭碗,但张勇一番劝说,他的心便摇摆不定。最后,他决定去闯一闯,还有五位伙伴也跃跃欲试,一同踏上了未知的旅程。就这样,六人踏上了新的征程,期待着未来的精彩与机遇。

出发前,张勇提了一个想法“我们创业就要把后路断了,我上中学时有一个同学徐敏曾经踢过我,导致我腰不好,咱们干脆把徐敏搞掉再走,这样就不用再想着回家了”。

众人不以为然,纷纷同意。

7月27日晚10点,徐心联伙同王军民、张勇共7人带着4把菜刀,2把剥皮刀和1把三棱刮刀来到徐敏楼下,王军民把菜刀递给徐心联,说“你是新面孔,他不认识你,你先上去敲门,开门砍就行”。

徐心联答应了,戴上墨镜敲开了徐敏的大门,二话不说对着徐敏就是一刀,随后紧跟着的六人开始了无情的杀戮,徐敏边倒退边大喊“救命”,可终因寡不敌众被砍死在了阳台上。

徐敏妻子被按在沙发上,拼命守护着身体下面两岁的儿子,慌乱之中,她儿子露在外面的腿被砍了十几刀,落下了终身残疾,而徐敏妻子命丧当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医的鉴定结果令人震惊,徐敏身上竟有56处刀伤,而他的妻子也遭受了17次残酷的刀割。这夫妻二人,最终都因失血过多,走向了生命的终点,这真是一场无法言喻的悲剧。

【落发为僧,遁入空门】

在犯事之后,七人躲藏在开发区一夜。第二天清晨,徐心联询问张勇何时启程海南,张勇却笑称:“海南之旅已成泡影,我们各自分道扬镳吧。”此刻,徐心联恍然大悟,原来张勇所谓的“断后路”,竟是要他们协助除去徐敏,那所谓的海南发展不过是场戏言罢了。

命运多舛,七人终散。

徐心联囊中羞涩,仅凭两百元与富有的王军民同行,共赴湖北黄梅古刹。

曾记徐心联的姐姐嫁于庐山六家庵之畔,他亦曾踏足此地,结识了那位慈祥的常文老和尚。如今,他们将在此地寻求新的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4日清晨,徐心联与王军民并肩走向九江新桥头汽车站,怀揣着前往南昌的梦想。

然而,当徐心联转身买汽水的一刹那,两名警察已将王军民紧紧围住。王军民惊恐地呼喊:“徐猫,快来救我!”徐心联心头一紧,却只能佯装陌路,匆匆逃离现场。

此后不久,7人中除了徐心联和张勇外逃没被抓到,其他五人悉数落网。

1995年9月8日,王军民、郭亚兵、刘选金被判死刑;郭劲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廖庆力被判有期徒刑15年;徐心联和张勇被网上追逃。

那么,徐心联究竟藏身何处呢?

他是否在某个角落默默观察着这个世界,还是已经远走高飞,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我们迫切地想要解开这个谜团,找到他的踪迹,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事后,徐心联回忆“当时我曾经游过长江来到了六家庵,见到了常文和尚,常文问我怎么来了,我就说我想出家。常文知道我遇到了坎儿,说道:我没有那么多高的学问,已经60岁了,你拜入我门下,我不能教你什么,你还是自己去寻求缘分吧”。

常文犹如一位贴心的向导,为徐心联指明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安徽潜山的三祖寺。

这个目的地仿佛是一个神秘的宝藏,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去领悟其中的奥秘与智慧。在常文的指引下,徐心联踏上了这段充满期待的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日,徐心联与常文惜别,踏上了前往安徽的旅程。他怀揣香烛,心怀希望,希望能见到寺院的主持。

然而,知客师却告知他,主持宏行法师已前往九华山传戒,一月之内难以归来,对于是否收留他,自己也无法做主。

得知宏行法师不在,徐心联心中五味杂陈,但他并未就此放弃。

毅然决然地,他踏上了前往九华山的征途。九华山寺庙林立,人流如织,徐心联四处寻觅,却始终未能觅得法师的踪迹。在九华山徘徊了二十多日后,他只得带着遗憾,重返三祖寺。

徐心联踏出潜山汽车站,意外在地上拾得一张身份证,上面赫然写着“王龙贵”,生于1967年,比他年长六岁,面容竟与他颇为相似。他欣喜若狂,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从此便以王龙贵之名自居,开始了新的生活篇章。

宏行法师仍未归来,他恳切地对知客师说:“我心怀出家之志,奈何身无分文,难以栖身旅馆。愿得此处暂居,我愿尽我所能,勤劳务实,以报师恩。”

知客师看着徐心联那诚恳的眼神,心中不忍拂了他的意,便轻声说道:“你看起来如此真诚,我又怎好拒绝你的请求呢?就先在寮房安歇吧,希望你在这里能找到你想要的。”

徐心联找到了归宿,心中洋溢着喜悦。次日清晨,他便手持斧头砍柴,肩挑粪桶劳作,细心种植蔬菜,勤勉打扫庭院。他深知不能懒惰,于是早起晚睡,辛勤劳作,始终保持谦逊有礼的态度。

那天,僧人呈上一份斋饭,虽无荤腥,却饱含禅意。徐心联饥不择食,大口咀嚼,感动之情涌上心头,热泪滚滚而下。这是他此生尝过的最美味的一餐,每一口都饱含生活的酸甜苦辣。

经过十多天的悉心观察,知客师对徐心联的品行有了深刻的认识。他勤奋踏实,寡言少语,面容端庄,颇具修行者的潜质。因此,知客师决定让他以居士的身份,带发修行,开启他的修行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月之后,宏行法师重返寺庙,见到徐心联,眼中透着关切:“你为何要选择这条修行之路?”徐心联面露尴尬,支吾道:“红尘情事,让我饱受挫折,父母又不理解,我心灰意冷,只愿在佛前寻求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