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一个孤老头,日军将他凌迟杀害,他是一个无名英雄。”——题记

在老人孙庆杰的回忆里,有一段感人肺腑的往事。以下是他的口述:

民国时期的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期的老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我只有7岁。事变后的局势不稳,日本不断地从朝鲜向中国境内大量增兵。那时的汉王山区(今天延边市龙井汉王山)人烟稀少,方圆近百里的偌大山区总共也不过十多户人家。

后来闹起了游击队,时常打击日军,气得日军也时常跨越图们江进山“围剿”。为了免于日军的骚扰和残害,我们家迁居到朝鲜境内的游仙。

随同我们一起搬迁的还有一个姓张的孤老头,时年约50上下。他是我家多年来的唯一邻居,靠种瓜贩瓜为生。我们一直相处得极好,到了朝鲜他依然种瓜贩瓜,看不出来和在国内时有什么两样。

种瓜的老人和孩子(孙庆杰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瓜的老人和孩子(孙庆杰画)

翌年,在日军的阴谋策划下建立了伪满洲国,形势一天比一天紧了,日军通过朝鲜向中国输送兵力也比以前更频繁了。

记得在这一年瓜收之后的一个深秋夜晚,孤老头突然闯进我们家中,一身藏青色便装,打着绑腿,腰间还别了一支独橛。

看他这一身装束,我们感到万分惊愕,竟然一时语塞。最后还是他先对母亲说:“他嫂子,今晚我就回咱那边去。邻里多年给你打个招呼,以后就怕不常见喽。”

尽管他讲得很轻松,但我见他眼中已流露出一种悲惨凄壮的神色。这时母亲可能意识到他所从事的事业和即将发生的事情,忙打发大哥下地出外放风,仍未言语,只是默默地打开板柜,不知包了几件什么东西送给了他。

孤老头的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孤老头的告别

那一夜我们都没有睡觉,在天傍亮时,江对岸传来了一阵阵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前后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随后又恢复了破晓前的宁静。

天大亮后,驻朝鲜境内的日军守备队才匆匆地从会宁赶到,拖来两门大炮隔江向中国境内轰击。时近中午,又开来一支队伍涉江搜索,并抬回去好多具用白布蒙盖着的死尸。

事后我们才获知,原来是游击队夜间袭击了日军海关税务署的缉私队。不消说,这次战斗一定有孤老头参加了,他们全歼了日军的缉私队。

游击队打鬼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击队打鬼子

后来,我们又从朝鲜迁回了中国境内,有关孤老头的消息一点也没有听到,我们自然也不便打探。

大约又过了一年多的光景,可能是七八月间,在我们居住的沙金沟的小街上,突然开进大队的日本军和伪满洲国军,声称打胡子,一时间小街上给塞得满满的。

日本兵都宿在老百姓家中,他们白天进山扫荡,晚间归来歇息。在我家也住了一个班的伪军,其中还有一个被打伤了胳膊。

后来就是从这些伪军们的相互吹嘘中,我们才知道孤老头在一次反扫荡中不幸负伤,竟然被残暴的日本兵用刺刀将他凌迟,杀死在了汉王山上。

最后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战

据伪军们讲,游击队的人数不多,但都非常勇敢,孤老头似乎还是个头。他们说孤老头原来是卧底,在朝鲜种瓜是假,坐探日本军的动静是真。

以前游击队的几次行动之所以得手,都是乘朝鲜的日本驻军出外值勤之际,不能及时跨江策应,因而日军才吃了大亏。

伪军们为什么知道得这样详细,是不是游击队内部出了叛徒,还有这支队伍究竟是一支什么武装,现在都很难说清楚,也无从可考。

确切知道的是,孤老头和他的游击队血战到了最后,他被日军用刺刀凌迟200多刀而死,惨烈地牺牲在了山上,但他至死都没有屈服。

永不屈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不屈服

随着半个多世纪的流逝,有关这支抗日武装在汉王山一带的活动、产生与消亡的整个历史过程,都已如烟云,早就不被人们知晓了。他们头枕着祖国大地的芳草,永远默默无闻地长眠在九泉之下。

他们无疑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极其平凡。然而一旦当祖国遭受外来侵略时,他们就会挺身而出、揭竿而起,并为之奋斗,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孤单的瓜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孤单的瓜棚

孤老头和他的游击队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他们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姓氏估计也是假的,但他们是不折不扣的抗日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留在了汉王山脚下百姓的心里。

档案的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档案的记录

八十多年过去了,孤老头和他的游击队至今名不经传,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他,永远忘不了他的音容笑貌,忘不了他临走时的悲壮。他是一个平民英雄,一个铁骨铮铮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