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75、有人想跟我论道

我跟他说,不要深究这些形而上的东西,把人做好,把事做好,就可以了。

修道,就像煮开水,火候到了,水自然会开,蒸汽会冒上来。

修道,不像学知识,通过研究,讨论,思考,请教,就可以悟;修道是反向行之,沉默,清静,无思,无想,恬淡虚无,养护精气神,功夫到了,你自然就悟了。

有人觉得我有点东西,天天围着我转,问这问那。

我知道这个人的水平,距离开悟还差很远,首先要打开认知,打开认知,就要通过他自己大量读书,和亲身阅历,才能知行合一。

我把书单列给他,叫他去读书,他又不当一回事,他的潜意识觉得,跟我直接交流,抱大腿,就是捷径。

这就像,一个学生,很想考上清华北大,他就天天围着老师转,问来问去,自己不去认真看书。

你觉得这样的学生,能考上清华北大吗?

老师既然列出了清单,你就潜心去读,就可以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享我闭关3年的阅读计划/书单

读完资治通鉴、诸子集成、道藏、术藏、二十四史+清史+近代史+现代史、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军事文集、毛泽东选集(5集完整版),以及中华书局出版的大部分典籍;一边学习世界人文历史,一边学英文。

我这个清单,置顶在抖音,真正在意的,去读的,没几个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还有人在这个清单下面留言,问:

“你好,关注你很久了,一直在阅读你的文章,能发一份你的读书清单给我嘛?”

我感到很无语,对我发的这个清单,视而不见。说明,对方的内心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读书清单。

我回复说:

“我以前把深圳南山书城的书,都翻了一遍。现在读的书,就是我这个视频写的清单。”

10年前,天天泡南山书城,泡了3年。

最沉浸的时候,是早上9点书城开门,就进去看书,点一杯饮料,占一个位置,想看什么书,就起身去取,中间不休息,除了上厕所,就一直坐着看书,自带面包,开水,饿了就吃点,一直到晚上7点多,才出来吃晚饭,回家。

那3年,是我人生最专注的3年。

我沉浸在心流里,一读书就忘记了时间,拿起一本书,对自己说看一会,结果一看2个小时,我感觉只看了20分钟。

那时候,身边的朋友都忙着创业搞钱,我对赚钱不感兴趣,就是一心读书,海量吸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去西安,每个周末都是泡书店,西安大大小小的书店,都有我的足迹。

我读书太快了,所以一般都不买书,直接点一杯饮料,坐在书店看一下午。

早期读书,从诺贝尔文学奖开始读,《百年孤独》很经典,我读了两遍。马尔克斯,福克纳,加缪, 毛姆,等等,他们都是思想的巨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

东方的大家,巴金,路遥,陈忠实,季羡林南怀瑾李敖……都读过,太多了,记不得了。

中期读书,不分学科,见书就读,我在书店,能站着读完一本书,什么新书,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有的浏览,有的泛读,有的精读。

现在读书,只读纪实类,基础学科类,如生物学,脑神经学,数理化,建筑学,历史考古,文物出土等;虚构类的书籍,文学,小说,散文,我都不读了。

书会越读越少的,因为你的认知提高了,能入你法眼的书,会越来越少。

我上面列这个书单,是皇冠上的明珠,玉中极品,华夏文明的精华,基本浓缩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