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的蔬菜大棚里,西葫芦长势喜人,农户们忙着采摘,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蔬菜交易市场里,村民们熟练地将新鲜的蔬菜打包、装箱、称重,运输车辆来来往往,诉说着市场的繁荣、生意的兴隆。

生态公园里,绿草茵茵、树木茂盛,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村民们结伴来到这里,吹吹清风、聊聊家常,享受着幸福的美好。

近年来,长子县宋村镇东郭村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人居环境为引擎,以基层治理为基石,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路,一幅民富村美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喜人

因地制宜,蹚出致富的“路子”。东郭村地平水浅、交通便利,有蔬菜种植的传统和发展优势,设施大棚超1800亩。为更好发展蔬菜产业,东郭村投资1300万元建成蔬菜交易市场和长子县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蔬菜保鲜库,有效解决了周边20公里群众“卖菜难”问题,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45万元。

“我们家有三座蔬菜大棚,因为规模限制,上门收购的客商很少,大都得自己雇车把菜送往周边市场。”蔬菜交易市场里,村民杜婷婷正张罗着大家抓紧时间打包装车,“有了蔬菜交易市场,农户们卖菜有了更大的平台,客商们主动来收购,我们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了。”

“不仅是种植户收入更有保障,我们也能在农闲时增加一份务工收入。”刚打包完西葫芦的村民王玲说起现在的生活,一脸满意,“除了打理家里的六七亩地,我还来市场打包蔬菜,每年能从五月干到十一月底,每天能挣150元到300元,比外出打工强得多。”

东郭村还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先后引进山西丹城醋业有限公司、长子县有来头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逐步形成了村集体、企业、农户三家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

改善环境,铺好发展的“底子”。“现在的村子,一天一个新变化,不仅大家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环境也越来越美!”59岁的村民崔小兰说起村里近几年的变化,有欣慰更有骄傲,“家里水电暖齐全,出门就是整洁宽敞的道路,几步路就能到公园,外地来串门的亲戚没有不羡慕的。”

百姓的急难愁盼,就是东郭村的工作指向。集中供暖改造、主街巷道硬化、污水管网铺设……一项项民生工程转变成了群众幸福生活的点点滴滴。作为长子县45个绿化示范村庄之一,东郭村对主街轴线、小学广场、弈博广场进行了景观改造,栽植红梅、海棠等植物400余株,全面提升了村庄绿化水平,真正实现了“村在绿中、人在园中”。

民富村美离不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改善,更离不开基层治理的加强、文明乡风的弘扬。东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杜旭东说:“我们在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村民共创文明乡村的气氛越来越浓厚。”

为了让创评活动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东郭村制定了创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创评流程,成立志愿服务队,层层动员宣传,引导村民们围绕爱党爱国、勤劳致富、诚实守信、团结友善等进行“星级文明户”创评,“人人比文明、户户比先进”成为大家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东郭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东郭村将继续坚持生态优、环境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发展目标,聚焦产业发展,持续改善环境,增强基层治理,打造环境优美、村庄宜居、产业兴旺的新农村。(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