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防灾减灾的目的和意义主题班会PPT课件,属于主题教育系列,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无讲稿文件,党课ppt页数:18页,教案授课时长:15分钟,适合2024年国家机关干部、政府系统学校、基层党支部党日活动使用。这套 ppt 设计精美,需要使用的,请仔细 ppt 封面的授课人。

2024防震减灾主题班会PP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防震减灾主题班会PPT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2024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

2024防震减灾主题班会PP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防震减灾主题班会PPT

这篇教案紧紧结合工作实际,围绕防震减灾主题班会进行阐述,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地震预报由政府机构统一发布:全国性的地震预报由国务院发布,省级行政区域内的由省级政府发布。已经发布短期预报的地区如果出现明显的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以内的地震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