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研修启智慧

高效教研促成长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部署,全面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落实信息技术(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升教研员育人、教研能力和水平,2024年第一期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教研员能力提升岗位研修活动于2024年5月21日至24日在广州举行,本次研修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广州市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协办。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科院、教师发展中心)在岗信息技术(信息科技)教研员180多人参加本期研修。

一、研修开幕,寄语深长

22日上午本次研修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由广州市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技术部主任丘志强老师主持。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岳冬在开幕辞中介绍了广州市番禺区的教育情况,强调了教育信息化和教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提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材教学研究室信息技术科副主任、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编审朱光明代表主办方作研修动员。朱光明老师从学科理论研修、工作研修、实践研修、答疑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本期研修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广州市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黎耀威,国家课标组核心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李锋教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员刘载兴等及全体研修人员参加了开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专家引领,指引方向

开幕仪式结束后,国家课标组核心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李锋教授作专题讲座《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信息科技课程的创新与发展》。李锋教授从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课程的时代背景、国际挑战、如何用、怎么用以及如何构建智能教育新生态等问题与思考展开,分析了中小学人工智能进课程教育实践的“教学评”实施路径,不仅从学生的“学”角度上分析人工智能教育的运用,也深入分析了教师在“教”的角度展开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内容,提出了需要创设数字教育新生态进行来思考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质,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信息科技课程的融合与发展。

李锋教授总结中提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不是让学生学习多么高深的人工智能知识,也不是把每位学生培养成人工智能专家,而是要让学生理解生活在智慧社会的思考方式,用人工智能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智慧生活中最一般的问题。通过人工智能教育,让“人工智能+创新”成为习惯,通过人工智能教育,能让学生从容、自信、负责任地生活在新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案例分享,交流成长

22日下午,研修活动进入实践研修环节,分别是由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周泳霏老师分享的《探秘水质检测》的小学“过程与控制”主题课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霍颖怡老师分享了《智能垃圾站清洁提醒系统》的初中“物联网实践与探索”主题课例,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彭丽欧老师分享了《校园小农田花圃栽种方案设计》的高中“算法与程序实现”单元课例。三位老师分别从案例设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内容进行展开,呈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实践成果,展示了信息科技课程的实践应用与创新。随后由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黄伟祥老师、梅州市梅州中学梁爱梅老师以及广州市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丘志强老师分别进行一一点评,他们分别从学科本位、教学内容、学科教师教科研方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与现场教研员进行了交流研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基地建设,共享经验

23日上午,研修活动主要内容是学科教研基地成果展示交流的工研修环节。由广州市刘载兴、深圳市谢莉、珠海市魏小山、湛江市林力文、清远市黄灏、汕尾市王宏媛、梅州市黄昆鹏、中山市陈明宏等八位地级市教研员进行了信息科技学科教研基地成果交流展示汇报,分享了学科教研基地的建设经验、成果展示以及创新路径,为研修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同时围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背景下学科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研讨交流,提出在新技术大背景下做好学科建设和学科教科研的方向。

五、研学实践,科技先行

23日下午,全体研修人员走进广州南沙广汽科技馆,实地研学汽车科技的发展,感受未来科技的魅力。从科技角度回顾了汽车的发展历程,深入接触未来汽车科技世界“智车之城”,研修人员纷纷在高效能源电池的先进充电装置、钜浪混动技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平台、元宇宙智驾交互系统、超现实未来感飞行汽车等驻足停留参观,交流学习心得。此次实地研学不仅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汽车科技的魅力,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探索未来科技的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理念提升,智慧研修

24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建华教授作专题讲座《智能时代的信息科技课程:路在何方》赵建华教授从人工智能模型的视频生成模型、大语言模型、图像生成模型、多模态模型等具体案例展开,提出了以人工智能为新一代的工业革命形成了以解放脑力和智慧为关键,从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场景等深入分析了智能时代的信息科技课程从以信息技术为主线发展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线的转变,我们要从课标标准背景下思考智能教育的技术向善性和教育路径等。

赵建华教授总结提出了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创新的整体解决方案,提醒要分析清楚知识导向的大概念和大单元的教学,能力导向的问题解决、项目学习、跨学科融合的教学,以及实践导向的综合实践、跨学科的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重视实践导向的高阶思维发展,多元评价方式的运用等,这些都为研修人员提供了教育教学的思路和清晰创新化的教学实施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研修结语,共赴成长

随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信息技术(信息科技)教研员朱光明老师对本次研修活动进行总结,朱光明老师分别从省级角度提出了省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南方教研大讲堂、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活动和教研员能力提升岗位研修的要求做了部署和展望,并宣布本次研修活动闭幕。

此次研修活动圆满结束,全体研修人员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提升了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研修活动结束,学习脚步从未停止,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得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