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重度干旱,323万亩秋粮无法播种,老天爷也来凑热闹吗?
文/叶雨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杨文涛表示,河南省的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70%以上,重度干旱、特旱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旱不能播种的面积达323万亩。
据了解,今年5月份以来,河南省的降雨量比多年的平均值减少了70%多,50%以上的气象监测站点目前达到了中旱以上等级,范围在不断扩大。到6月12日为止,河南省因为干旱,不能播种的面积达到了323万亩。
生为河南人,实在不易,农业大省,靠天吃饭!去年雨水多小麦发霉今年大旱无法播种。再加上高考大省竞争激烈 ,河南这是怎么了,人多,老天爷也来凑热闹,嫌河南人不够可怜吗?
对于河南这一次遇到的这么严重的干旱,我是十分不理解的!
为啥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还能出现如此大的干旱?水利工程没起到作用吗?人工降雨呢?
科技发展是给社会带来便利,造福于民的,难道科技都用来研发无人快递和外卖,无人网约车了吗?用来研发智能水电气表了吗?
农民种个地真的是很不容易,靠天吃饭,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一万斤又能卖多少钱?何况一亩地甚至打不了一千斤。
河南大旱,将近三个月没有明显降雨,有的人家里的井水已经抽不上来了。
小麦收割完成后,秋作物玉米,花生的播种,只能种上后再去浇地来完成保苗,如果不浇水根本就不会出芽,我们老家那里机井抗旱设施还是有一点的,但是,架不住这样日夜抽水啊。地下水位的直线下降,会有什么影响,咱普通人也不知道。
这让人想到了河南1942年的大饥荒,当时的干旱也持续了大半年的时间,1942年初有短暂降雨,但夏季后便一直不下雨一直到1943年春,最终导致大面积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看过1942的都知道,饥荒太可怕了,什么都比不上粮食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粮食收成要靠天,这气候也是太奇怪了,旱的旱涝的涝,南方已经持续近1个月的雨了,而北方却滴雨不下。
现如今,因旱灾而致的大饥荒虽不大可能发生了,但还是要警惕,这么大面积的地如果绝收减产,将损失多少粮食的收成。老百姓急得下跪求雨、日夜浇旱地,可还是赶不上旱的速度,河南真的太难了!
抬眼望去,土地干裂,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干渴的痛苦。曾经肥沃的土壤,失去了水分的滋润,变得坚硬而荒芜。农民们站在田边,满面愁容,他们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
干旱,如同一头凶猛的恶兽,无情地吞噬着播种的机会。那无法播种的 323 万亩土地,像是一道巨大的伤口,让人心痛不已。每一块干涸的土地背后,都是农民们辛勤付出却难以实现的梦想,是对生活的期盼面临落空的无奈。
天空依旧晴朗少雨,而这片土地却在苦苦等待着一场甘霖的拯救。我们不能忽视这严重的旱情,不能对农民们的困境视而不见。大家应齐心协力,寻找解决办法,努力缓解干旱,为这 323 万亩土地带来希望,让它们能重新成为孕育生命和希望的家园,让农民们能再次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期待未来的丰收。让我们共同为河南这片土地祈祷,愿旱情早日结束,播种的时刻尽快到来。
这不禁让我想起当时火爆一时的“河南的麦田治愈吗”!
河南的麦田治愈吗?怎么会不治愈!每一颗麦苗都是我河南学子落起来的高考线,是我河南学子难以逾越的高考大山,和每年几万人有分无效上的难关。
河南的麦田治愈吗?怎么会不治愈!他换来了我河南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是足蒸熟土气背靠炎天光,历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的麦田治愈吗?怎么会不治愈!是年芳七十的老汉黝黑皮肤上古铜色的肌肉线,是不用花钱就能买来的锻炼。
河南的麦田治愈吗?怎么会不治愈!是白天馒头就着白水,汗水踏实后背,是夜里不敢睡觉浇地场景,换水管,只为一斤一块五毛八的钱,连瓶矿泉水都不能兑换。
你可以变身着罗奇双手不沾泥,但你大可不必歌颂苦难。
古代圣贤都说粒粒皆辛苦,而你文章写进太平事,不肯俯首看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