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很多人看到一个楼市大消息是,央行在6月12日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存量房收储工作。全国有200多个城市参会,按照中国房地产报的判断,这次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推动保障房再贷款的工作进入落地阶段。

实际上,笔者在此前的文章有提及,虽然5.17央行已经官宣推动3000亿保障房再贷款,用于收储存量房作为保障房,但地方落地的实例并不多,甚至没看到多少相关公开的报道。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地方收购存量房的价格非常低,打5折、6折的比较普遍,说白了,开发商不愿意,债券金融机构也不乐意。所以,国家下场收购商品房的事情就这样搁置了。

但我们知道,6.7大家长开专题会要求继续研究去库存的储备措施,那么,此前出的、也行之有效的去化措施怎能不落地呢?所以,6.12央行专门召集大家要尽快落地收购存量房的政策。

按照央行的最新要求,各地要成立专班推进收购存量房政策落地。而且还重点提到要坚持市场化运营、确保合理定价。翻译成白话就是,市场价是多少就是多少,由专业公司评估,要确保价格合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否定了地方打折收购存量房的做法。这个定调也意味着,接下来收购工作将高速推进。

当然,除了央行从全局层面把控楼市去库存存大动作外,地方也没有闲着,因为他们更是本轮楼市能否提振的内因。从常州市6月13日发布的最新稳房地产政策的通知内容看,这是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给力救楼市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通知12大条内容,除了常规的降首付、降利率、购房补贴等内容外,文件中用了“3个不再”。即“不再新建安置房”、“一律不再新增安置房用地供应”、“原则上不再新增供应普通商品住宅用地”。

要知道,在国家提出的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中明确,未来将实行商品房和保障房并行发展模式,住建部在前几个月还提出加大保障房供应,但为什么地方突然就转向了呢?

道理很清楚,那就是常州楼市库存过高,要想彻底扭转楼市走向,不从源头上阻断库存的根源肯定不行。常州此举,明显是吸取了2014年-2018年成为“楼市鬼城”到变成“去库存最成功城市”的经验教训。

保障房不再供应,并不是不发展保障房,而是全部由库存房变为保障房。原则上不再新增供应普通商品房用地,意味着未来几年又会像上一波去楼市库存一样,不会再用新的库存增加,未来几年将一心一意消化楼市库存。毫无疑问,常州的这番措施,肯定会把市场再次拉起来,是那种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拉,结果是注定的了。

常州的楼市库存现状是目前大多数城市楼市的现状,在此,也希望其他城市向常州学习,不要再扭扭捏捏,一边想着救市场,另一边还想着土地财政,结果是两边没捞着。道理很简单,市场不好,地卖给谁去?捏紧裤腰带过日子,绝大部分城市来个2-3年不供地吧。

当然也有朋友说,全国有多少城市能像常州实体经济那样发达,不太那么依靠土地财政?话虽没错,但谁让你平时不好好发展实体经济呢?楼市走到现在,你不过财政紧日子,你其实也没有其他路子可走。与其耗下去让市场越来越难,不如当机立断,一方面要坚决停止供应宅地,另一方面按照央行的要求收购存量房作为保障房,别无他法。